中国美学史(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7220118258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张法
出版日:2020/06/01
裝訂:電子書
檔案格式:PDF
商品碼:2222221381791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目錄
緒論中國美學史:起源—內容—特點
一、中國美學史:從世界美學史的框架看
二、中國美學史:進入世界現代性進程以來的重寫歷程
三、中國美學史的主要特點
第一章遠古美學
第一節遠古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中國美學遠古起源及演進階段
二、遠古美學的地理和文化基礎
三、遠古美學的整體結構
第二節禮:中國之美在遠古的基本框架
一、遠古之禮的總體性質—演進三段—美學特色
二、遠古之禮的地點—人物—器物演進及美學特點
三、遠古儀式的行禮過程與美學特色
第三節中和:中國之美的思想基礎
一、中:起源—核心內容—美學展開
二、和:起源—基本內容—體系展開
三、中和:文化結構與美學內容
第四節美—文—玉:遠古之美的多樣起源和層級結構
一、美:從羌姜族群的儀式之美到天地間普遍之美
二、文:由夷越諸族的儀式之美到天地間普遍之美
三、玉:從東北族群的儀式之美到天地間普遍之美
四、美—文—玉與中國之美
第五節威儀:朝廷之美的起源—演進—結構
一、威儀的初源:空地儀式之“義”
二、威儀演進之一:社壇儀式之“宜”
三、威儀演進之二:祖廟儀式之“畏”
四、威儀的初型:從五帝時代到週
五、威儀:朝廷之美的結構和意義
第六節觀:中國審美方式的起源—定型—特色
一、雚——觀:遠古感美方式的演進
二、觀:中國審美方式的演進與定型
三、觀:中國審美方式的主要特點
第七節樂:中國美感的起源—定型—特色
一、樂字釋義與遠古美感的起源與演進
二、《爾雅》“樂”的語彙與遠古美感的演進的定型
三、樂的定型與中國美感的基本特點
第二章先秦美學
節先秦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文化演變與新型朝廷美學的建立
二、朝廷美學關聯的三大人物形像
三、傳統思想的理性轉變而來的美學思想
第二節孔子與老子的美學思想
一、孔子與老子:兩種思想建構
二、孔子的美學思想
三、老子的美學思想
第三節孟子與莊子的美學思想
一、孟子與莊子:兩種美學建構
二、孟子的美學思想
三、莊子的美學思想
第四節荀、屈、韓、墨四子的美學思想
一、荀子的美學思想
二、屈原的美學思想
三、韓非的美學思想
四、墨子的美學思想
第五節傳統思想的理性轉變與美學三面
一、《周易》的美學思想
二、《山海經》的美學思想
三、《考工記》的美學思想
第三章秦漢美學
節秦漢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秦漢美學的時空範圍
二、秦漢美學的基本領域
三、秦漢美學的多面演進
第二節秦漢美學的主體境界:巨麗
一、秦漢大一統與巨麗美學
二、事、辭、經:對巨麗美學的規範
三、詩人、辭人、騷人:巨麗的美學標準
第三節秦漢的音樂宇宙
一、陰陽五行與音樂宇宙
二、音樂理論的基本概念
三、樂:天地之和
第四節《詩大序》與政治學美學
一、詩言志新解
二、六義正變與正—變—姦
三、發情止禮與發憤著書
四、怎樣定義作品
第四章魏晉南北朝美學
節魏晉南北朝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魏晉南北朝美學的演進大貌
二、魏晉以來的人的自覺和文的自覺
三、北朝以朝廷美學為核心的美學面貌
四、魏晉南北朝儒釋道互動的美學思想
五、魏晉南北朝美學的主要成就和演進
第二節審美對象結構和美學理論特點的定型
一、審美對象結構及言說方式產生的文化基礎
二、人物品藻與審美對象結構理論
三、人物品藻與兩種基本審美把握方式
第三節士人審美意識
一、聲無哀樂
二、生命之嘆
三、以形寫神
四、澄懷味象
五、園林適心
第四節宮廷審美趣味
一、宮廷之潮:從麗到艷到豐贍
二、主潮轉變:從寫神到重骨到崇肉
三、新潮核心:聲律、隸事、駢體
第五節品的等級、審美三境與《文心雕龍》
一、品:《詩品》《書品》《古畫品錄》
二、芙蓉出水—錯彩鏤金—平淡自然
三、《文心雕龍》的體系結構
第五章隋唐五代美學
節唐代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容納四海的開放胸懷
二、科舉制與士人朝氣
三、三教並重與思想自由
四、文化之盛與百代之中
第二節李詩—吳畫—張書的審美模式
一、“行神如空”“吞吐大荒”的自由精神
二、“超以像外,得其環中”的藝術思維
三、“處得以狂”“神化攸同”的靈感創作
第三節杜詩、韓文、顏書審美模式
一、志於道的勇儒人格
二、藝術專學:非三代兩漢之書不敢觀
三、藝術之法:乾坤萬里眼,時序百年心
四、藝術境界:從有法到無法的下筆如有神
五、得神在於“興”
第四節佛道二境:山水詩和水墨畫的思想
一、山林禪道之境:山河天眼裡,世界法身中
二、水墨禪道之境:體素儲潔,淺者屢深
第五節禪宗思想—中隱園林—古文運動
一、“超越凡聖”:禪宗的“平常心是道”的境界
二、“壺中天地”“由聖入凡”:園林禪道之境
三、回到孔孟,直面生活,古文復興的豐富內蘊
第六節格的理論和境的理論
一、“格”作為唐代美學的專詞和內容
二、竇蒙《〈述書賦〉語例字格》的理論體系
三、“境”的發現
四、境的理論
第七節美學體系典範:司空圖《詩品》
一、《詩品》的歷史關聯和意義
二、《詩品》的語彙和形像
三、司空圖的境的理論
四、《詩品》的理論體系
五、《詩品》體系的典範性和普遍意義
第六章宋遼金元美學
節宋遼金元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宋代社會轉型的三方面
二、宋代美學的四大功能場
三、遼金元美學的新型重組
第二節宋代庭院與“玩”的雅韻
一、中隱思想在宋代庭院中完成
二、宋人庭院中的新因素
三、宋人庭院中的雅韻
第三節平淡:宋人的理想境界
一、文:崇尚平易
二、詩:追求平淡
三、書法:淡泊境界
四、平淡的意義
第四節神逸之爭
一、花鳥畫上的黃(筌)徐(熙)之爭
二、遠逸的內部風格之爭與畫院的內部風格之爭
三、文人畫風與主流畫風之爭
第五節體系性著作及其特點
一、宋代詩話的兩種類型
二、宋代詞論
三、郭熙《林泉高致》
第六節宋人的審美心態
一、三種理想與出污泥而不染的蓮
二、以物觀物
三、寓意於物
第七節金元美學之珠
一、元代文人畫理論
二、植物世界中的四君子形像
三、元四家山水畫的隱逸美學
四、元代的重技術思潮
五、元好問《論詩三十首》
六、元代美學的一些珠點
第七章明清美學
節明清美學的基本面貌
一、明清美學的六大方面
二、各藝術門類美學的基本面貌
三、多元一體與中西互動的基本面貌
第二節晚明—清初的任心美學
一、晚明任心美學的思想背景
二、晚明任心美學中的童心說
三、晚明任心美學中的至情論
四、晚明任心美學中的本色論
第三節狂態與性靈:從晚明到清初的美學轉變
一、兩種狂態:從晚明到清初
二、性靈流變:從晚明到清初
第四節小說戲劇美學
一、戲曲小說與傳統美學的關係
二、戲曲小說不同於傳統美學的特徵
三、戲曲小說與傳統美學的共通性
第五節明清美學的體系性著作
一、計成《園冶》的園林美學體系
二、徐上瀛《溪山琴況》的琴學體系
三、石濤《畫語錄》的繪畫美學體系
四、葉燮《原詩》的詩歌美學體系
五、王國維《人間詞話》的美學體系
六、劉熙載《藝概》的美學體系
七、李漁《閒情偶寄》的美學體系
第六節明清美學的一些重要思想
一、陽剛之美與陰柔之美
二、虛實相生
三、眼中之象,胸中之象,手中之象
四、不可言之理
五、有我與血書
六、胸有成竹與胸無成竹
七、讀者的主動性
八、審美的豐富性與獨特性
九、關於醜
餘論中國古代美學整體結構
一、中國美學的基本結構和主乾
二、中國美學的範疇體系
三、中國美學範疇的整體性
參考文獻
第二版後記
第三版後記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