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一词即作一部文化史(電子書)
商品資訊
ISBN:9787208168206
出版社: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2021/05/01
裝訂:電子書
檔案格式:EPUB
商品碼:2222221840458
定價
:NT$ 295 元優惠價
:80 折 236 元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下單可得紅利積點:7 點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近代中國人雖然從明治新漢語接受了大量新名詞,可是遇到西文概念或是論及所指事物,還是不由自主地會自行重新上溯古代典籍,望文生義、格義附會。而且在解讀新名詞之時,往往不僅是比較西文原詞,將新名詞看作一個整體對應,而是分別從漢字組合各自的字義來理解詞義。如此一來,同一漢語新名詞在東文和中文語境中呈現不同形態,進而產生了許多彼此無法交集的歧義。不以名詞勾勒歷史,而是研究歷史以把握概念,才有望臻於解釋一詞即作一部文化史的境界。
作者簡介
桑兵
河北威縣人,生於廣西桂林,歷史學博士。歷任廣東省珠江學者特聘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現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主要研究中國近現代史、清代以來的學術與思想、近代中日關系史、近代中國的知識與制度轉型等。
關曉紅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導、廣東文史館館員,著有《晚清學部研究》《科舉停廢與近代中國社會》《從幕府到職官:清季外官制的轉型與困擾》《清末新政制度變革研究》等,目前研究方向為晚清史與近代政治制度等。
目次
總 說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觀念與取向
第三節 做法與釋疑
分說:解釋一詞即作一部文化史
第一章 近代中國“科學”觀念的生成與歧變
第一節 “科學”入華
第二節 中國“科學”的生成
第三節 救亡語境下的“科學”限度
第四節 革命立憲論爭下的常識之“科學”
結 語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擾
第一節 “中央”“地方”與內外官的不對稱
第二節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第三節 改制症結:直省歸屬的凸顯
第四節 化解之道:集權與分權的抉擇
第五節 預備立憲的“地方”困擾
第六節 督撫去留的權衡
第七節 第二次外官制討論
第八節 制度變動與利益調整
結 語
第三章 虛實互用:洋務時期的“天下”“地球”與“世界”
第一節 舊詞新意:“天下”與“世界”的轉換
第二節 新詞為媒:“地球”與“世界”的銜接
第三節 新舊雜陳:眼光向外與置身局外
結 語/ 197
第四章 清末“國體”“政體”糾葛的緣起
第一節 相互獨立的“國體”“政體”
第二節 東學籠罩下“國體”“政體”的勾連纏繞
第三節 “國體”“政體”的混用與多歧
結 語
第五章 晚清“美術”概念的輸入及衍化
第一節 “美術”與“雅藝”並存
第二節 形而下的“美術”
第三節 形而上的“美術”
結 語
征引文獻
人名索引
第一節 問題的提出
第二節 觀念與取向
第三節 做法與釋疑
分說:解釋一詞即作一部文化史
第一章 近代中國“科學”觀念的生成與歧變
第一節 “科學”入華
第二節 中國“科學”的生成
第三節 救亡語境下的“科學”限度
第四節 革命立憲論爭下的常識之“科學”
結 語
第二章 清季外官改制的“地方”困擾
第一節 “中央”“地方”與內外官的不對稱
第二節 外官改制的“地方”考量
第三節 改制症結:直省歸屬的凸顯
第四節 化解之道:集權與分權的抉擇
第五節 預備立憲的“地方”困擾
第六節 督撫去留的權衡
第七節 第二次外官制討論
第八節 制度變動與利益調整
結 語
第三章 虛實互用:洋務時期的“天下”“地球”與“世界”
第一節 舊詞新意:“天下”與“世界”的轉換
第二節 新詞為媒:“地球”與“世界”的銜接
第三節 新舊雜陳:眼光向外與置身局外
結 語/ 197
第四章 清末“國體”“政體”糾葛的緣起
第一節 相互獨立的“國體”“政體”
第二節 東學籠罩下“國體”“政體”的勾連纏繞
第三節 “國體”“政體”的混用與多歧
結 語
第五章 晚清“美術”概念的輸入及衍化
第一節 “美術”與“雅藝”並存
第二節 形而下的“美術”
第三節 形而上的“美術”
結 語
征引文獻
人名索引
主題書展
更多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