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食貨學派傳人,本書收錄了作者歷年來所寫有關政、經、法方面十幾篇論稿,絕大多數曾刊發于權威 C 刊,如《文史哲》《清華大學學報》《讀書》《浙大學報》《明清小說研究》等。本書的內容覆蓋明代物質生活(金融鑄幣、土地政策、方物飲食、水路旅行)、美國憲法、美國地方傳統、英國近代政治人物、近代中美外交史人物、近現代金融現象、魁北克獨立問題、美國肯尼迪家族傳奇等題目,皆屬政經法範疇,為食貨治學的基礎領域,可以很好地代表食貨學派的“家法”。
《區域》(Reshaping)由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Tsinghua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編輯。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正式成立於2009年,以促進人文與社會的高等研究為宗旨,其前身是清華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中心(2006) 。從世界範圍來看,高等研究特別是人文與社會科學的高等研究正在經歷重要的變化。以往的高等研究完全以歐洲和美國為中心,雖然也邀請少量的其他地區的學者擔任研究員,但研究方案的制定多以歐洲和美國的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為中心。在中國設立人文與社會高等研究所至少有下述三個方面的意義:第一,有助於將中國和亞洲地區悠久和豐富的人文學術傳統帶入高等研究的範疇內,為當代世界的人文-社會研究提供新的資源和視野;第二,有助於將中國社會主義歷史和改革過程的經驗帶入高等研究之中,為當代世界有關經濟、社會和文化變遷的研究提供新的活力;第三,有助於在中國學術研究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學術研究之間展開對話、交流和合作,改變目前主要以歐洲和美國為中心的高等研究格局,為中國和亞洲學者加入國際學術對話提供重要的制度前提。 高等研究所不同於中國研究所或國學研究所,它以跨學科、跨文化、跨區域、跨國界的研究為特徵,致力於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的基本理論的探索和突破。本輯刊標題中的“區域”概念並不是一個特指的地理範疇,而是一個體現著混雜、交往、跨界和多重認同的空間概念。《區域》發表人文與社會科學各領域的論文,尤其鼓勵那些立足基礎研究、提出新的問題、視野和方法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