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從日常生活的細微處,看見歷史最廣博的面向
「文化」是什麼?「文化」其實無所不在、俯拾皆是,只是我們平常未必會特意察覺,不過當與「他者」相遇時,米飯與麵包、筷子與刀叉、觀音與基督、品茶與品酒……,所謂的「文化差異」立刻瞭然可見。
▌學習文化史的意義
研讀文化史的目的就是幫助我們追本溯源,尋找、理解文化差異的源頭。而當我們審視千百年前的一切,總能找到與今日關連密切的證據,像是科舉與現代高普考、坊市制度與夜市、寬袍大袖演變成緊身窄袖、士大夫與現代文青的異同等,古人的種種生活經驗,形塑了我們今日的文化特色。
認識從古至今生活與文化的演變,我們將會發現文化本是兼容並蓄而來,差異並不可怕,反倒是不同文化各自迷人之處。
▌一書看盡中國文化的精華
本書講述平易近人、深入淺出,從古史傳說、遺跡一路延續到現代,主題式地介紹社會、經濟、禮教、宗教及庶民生活等豐富內容;期望能展現中國文化的精髓內涵,並激發讀者對歷史有所醒悟,體會文化的包容性、流動性與知識性。
在講述之餘,作者也提出疑問引導讀者進一步思考,共同討論什麼才是真實的歷史?讀什麼樣的歷史對你才有意義?請打開這本《中國文化史》,將會讓你耳目一新!
作者簡介
主編
杜正勝
現職/中央研究院院士
著者
王健文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弱水
學歷/美國耶魯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劉靜貞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邱仲麟
學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李孝悌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
現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序
四版說明
本書自初版以來即深受讀者喜愛,書中提及的衣、食、住、行、經濟、教育、哲思、宗教等中國文化內涵皆與今日關連密切,而能引起讀者的好奇與探索。
書中針對不同領域的研究主題,延請專家學者重點講述各時期的發展,形成一部時序完整的中國文化史,希望深化基礎教育的內容,並著重歷史思考。相對於通史的講述方式,本書更偏重探討歷史事件對生活產生了什麼影響?以及從中衍生出哪些中國特有的文化?每章最後的「研究與討論」為開放式回答,希望讀者在看過各章內容後,能夠與歷史對話,得到一些反思。
本次改版除了重新校對內文,考量現代人的閱讀習慣改變,因此加大文字與排列的間距,減少視覺壓力,使文章更容易閱讀。另一方面,也希望透過此次改版,將歷久彌新的知識,以全新面貌推薦給讀者。由衷希望各位能夠享受閱讀帶來的充實感與純粹的快樂,進而認識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編輯部謹識
主編者修訂三版序
為什麼要學中國文化史?問這個問題之先,其實要問兩個先決問題,一是為什麼要學歷史,二是為什麼要學中國史。第一個問題是對所有歷史學家和所有歷史教學者的大挑戰,可以有林林總總的解答,有的從知識的性質,有的從人格的成長,有的從現實的功用,有的從人生的理想來立說,我們在這裡無法一一申述,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地球上的生物只有人類有歷史意識,而且能記錄或建構自己的歷史,也可以說,歷史是證實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道理之一,所以生而為人,尤其是要做一個有知識的人,都應該學歷史。
歷史雖然是過去的事,但距離你我絕不遙遠,反而是很切近的;規範你我現在生命的客觀環境,以及影響你我前途的一些可能因素,很大的成分都要從歷史去探求才說得清楚。也可以說,我們的生命和生活其實是和歷史息息相關的,不信嗎?小至一人的言語思想,生活起居,大至國家社會的命脈,為什麼你我與美國人、日本人不同,為什麼我們的國家和瑞士、捷克不同,這都要從歷史去求得解釋。我們不是在宣揚過時的歷史決定論,不過像歷史這種看似不急之務但卻又與我們的前途息息相關的學問,輕忽它的重要性是不智的。一國之人如果都能培養歷史意識,有了歷史覺醒,了解我們的國家社會怎麼來的,也多少知道我們該往什麼路上走,這樣激發出來的生命力,其影響所及,當不限於國家總生產力而已。
年輕人處於這個時代和社會總難免有些迷惘,甚至失落。直到現在,國家定位的問題,意見仍然分歧,臺灣的中華民國作為主權獨立的國家,仍然沒有獲得國際的正視。過去這些年臺灣在政治民主化、經濟國際化、思想自由化和社會公平化,已交出不錯的成績單,然而她面對的一個最棘手的問題是與中國的不穩定關係。臺海能不能維持和平,中國的政治有沒有可能民主、自由,對臺灣人都是切身的利害,尤其對旭日方昇的年輕人不可能不引起關注。不是嗎?戰爭或和平,死於沙場或開創事業,是絕對不同的人生,面對這些問題,個人憑著自己的判斷,也會有不同的人生規劃。中國古人說:「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臺海兩岸緊張狀態尚未解除或緩和時,站在臺灣的立場,都有認識中國的必要。歷史即是其中的一條重要管道,我們沒有理由不去了解中國過去的歷史和文化,因為它與我們現實利害實在太切近了。何況從大的文化體系來說,大部分的臺灣文化也多屬於中國文化的範疇,研讀中國文化史也是一條了解自己的好途徑。從這些角度來說,即使官方不規定「中國文化史」為必修課程,稍有知識之人也應該知道探索中國文化的重要意義。
文化涵蓋的範圍甚廣,吃飯穿衣是文化,哲理玄思是文化,藝術創作也是文化,每人側重點不同,所謂中國文化史自然也有好多面向;本書基於以上的考慮,希望能幫助年輕人,提供他們一些思索自己命運的參考資料,故比較重視中國人在怎樣的政治社會型態中過生活。讀者也許能從這當中學到一些歷史教訓,進而了解中國文化的本質。全書正文從古到今分為四篇,分別由王健文(第一篇古代)、陳弱水(第二篇中古)、劉靜貞和邱仲麟(第三篇近世)以及李孝悌(第四篇近現代)執筆。五位作者與我經過多次充分的溝通討論,基本上對幾千年來中國文化的發展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理路,把中國文化的特質放在時空脈絡中作適切的勾勒。我們盡量以淺近的文筆來表達,希望能獲得年輕人的共鳴。如果年輕朋友能細心體會,當能發現本書的一些特色,正文之處,即使每章所附的研究與討論,我們也都一再斟酌,希望能啟發讀者對時空環境的反省。
撰寫中國文化史,我們是初次的嘗試,本書難免有取捨失中之處,我們懇請專家學者和教師同學不吝批評指正。
杜正勝 再版謹記
民國九十三年四月
目次
主編者修訂三版序
導 言
第一篇 古代──古典與傳統的文化原型
總 論
第一章 早期中國文明的發展
第二章 古典時代的禮制與倫理
第三章 禮壞樂崩──古典時代的沒落
第四章 帝制中國與編戶齊民的社會
第二篇 中古──本土文化大革新
總 論
第五章 漢晉之際的大變動
第六章 中古宗教與社會
第七章 中古的士人文化
第八章 中古的文化與生活
第三篇 近世──新傳統的成立
總 論
第九章 科舉與士大夫的社會文化
第十章 民間信仰、社群組織與地域社會
第十一章 城市發展與庶民文化
第十二章 近世中國的國際世界
第四篇 近現代──新舊文化的交替
總 論
第十三章 帝國的衰亡
第十四章 社會的動盪與變遷
第十五章 五四運動──知識分子的啟蒙運動
第十六章 共產中國
第十七章 臺灣經驗
結語──中國文化的未來
書摘/試閱
自古以來,城市是人類文明創造的中心,每每帶動社會文化的發展。城市所具備的不同特質,也對歷史產生不同的影響。中國城市的發展,自上古至現代,經歷了四個主要的階段:一是祭祀、政治與軍事三位一體的城邦,大約從西元前二千五百年到春秋晚期約西元前五百年;二是統一帝國行政基礎的縣城,從春秋戰國開始孕育,秦漢成熟,至南北朝、隋唐五代乃有以行政管理方便著眼的市坊分區制度存在;三是晚唐以來市坊制破壞,宋代至明清商業、行政並重的城市的發展;最後一個階段則為近代以來城牆拆毀,現代化城市的出現。
◎市坊制下的都市生活
在市坊制施行的時期,都市內部以大街為界,劃為若干個坊、市,每個坊、市自為一個封閉單元,四周環築坊牆、市牆。除了三品以上官員的官邸可直接穿坊牆開門之外,居民房宅不准向大路開門,平常出入皆須經由坊門。一般來說,每坊約有二或四個坊門。坊門裝有門扉,由專職門吏掌管,日出而開,日落後敲街鼓六十下而閉,夜間實施宵禁,平民不准在大街上逗留,如果違犯將受杖刑處分。因公事或家有喪凶疾病等急事,須夜出坊門的人,必須持有官衙或本坊所開立的證明,查驗後才得放行。
這時期城市的主要經濟活動,按照規定要在「市」內交易。市是特定的坊,四周圍牆,每面各開二門,市門有門吏管理,早晚隨街鼓聲啟閉。市內設有市署、平準局,管理市場中的經營時間、交易的度量衡及調節物價。在市裡,臨街巷設店,店鋪外面不准附設小攤,商業活動僅限於白天。
隋唐時期,都市的外觀與內部生活,事實上是嚴整而單調、平實而簡單的。平民的生活,談不上夜間活動。特別是當時規定商業活動僅限於市中進行,坊與坊之間的大街兩旁不得破坊牆設鋪,搭蓋棚子擺攤亦屬非法,都市風貌在嚴格取締違章建築之下,有序之中顯得冷峻。
世間人睜眼觀看,論英雄錢是好漢。有了他諸般趁意,沒了他寸步也難。拐子有錢,走歪步合款。啞叭有錢,打手勢好看。如今人敬的是有錢,蒯文通無錢也說不過潼關。實言,人為銅錢,游遍世間。實言,求人一文,跟後擦前。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