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企業採購
會員登入
會員專區
購物車
0
通知
5
紅利兌換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5
0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進階搜尋
熱搜:
創意矽膠畫墊
、
風之谷 豪華版
、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
難哄
、
史坎德3
、
特價字典展
、
公務員每月一書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熱搜:
創意矽膠畫墊
、
風之谷 豪華版
、
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
、
難哄
、
史坎德3
、
特價字典展
、
公務員每月一書
暢銷榜
新品
推薦
中文
外文
簡體
三民東大
電子書
親子
文具選物
漫畫
教科考用
NEW
領券享優惠,最高88折起
165反詐騙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得獎作品
金鼎獎
第48屆
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圖書翻譯獎
圖畫插畫獎
圖畫編輯獎
第47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畫編輯獎
圖畫插畫獎
圖書翻譯獎
政府出版品類
優良出版推薦
第46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書編輯獎
政府出版品類
第45屆
文學圖書獎
非文學圖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圖畫編輯獎
圖畫插畫獎
政府出版品類
優良出版推薦
第44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3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2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1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40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9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8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政府出版品獎
第37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第36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第35屆
文學獎
非文學獎
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金漫獎
第15屆
年度漫畫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新人獎
漫畫編輯獎
第14屆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3屆
漫畫新人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1屆
金漫大獎
特別貢獻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漫畫編輯獎
年度漫畫獎
第10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9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8屆
年度漫畫大獎
漫畫新人獎
跨域應用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7屆
漫畫新人獎
原型設計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6屆
年度漫畫獎
漫畫新人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5屆
年度漫畫獎
漫畫新人獎
單元漫畫獎
兒童漫畫獎
少年漫畫獎
少女漫畫獎
青年漫畫獎
第4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最佳漫畫新人獎
第3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最佳漫畫新人獎
第2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少女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第1屆
最佳少年漫畫獎
最佳一般漫畫類獎
中小學生優良課外讀物
第46次
人文社科類
文學翻譯類
文學類
自然科普類
圖畫書類
漫畫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45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44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3次
圖畫書類
自然科普類
人文社科類
文學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評審精選
第42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1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40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雜誌類
第39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38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書類
第37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書類
漫畫類
第36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創作類
文學翻譯類
叢書工具類
漫畫類
第35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4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3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2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1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第30次
圖畫書類
科學類
人文及社會類
文學類
叢書‧工具書類
好書大家讀
2024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3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2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1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20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9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8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7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6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5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4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3年度
文學讀物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2年度
文學讀物A組
文學讀物B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1年度
故事文學組
非故事文學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2010年度
故事文學組
非故事文學組
知識性讀物組
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
公務人員每月一書
2024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3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1-2022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20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9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8年
年度推薦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7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6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5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4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3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2012年
每月一書
延伸閱讀
金書獎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2021年
2020年
2016年
2015年
2014年
2013年
2012年
2011年
開卷好書
2017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美好生活書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8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美好生活書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5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4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3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童書暨青少年圖書
美好生活書
2012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2011年
十大好書‧中文創作
十大好書‧翻譯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國際書展大獎
2023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2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1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20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兒童及青少年獎
2019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8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7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6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5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4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3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2012年
小說類
非小說類
台灣文學獎
2024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3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2
金典年度大獎
蓓蕾獎
金典獎
2021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20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19
金典年度大獎
金典獎
蓓蕾獎
2018
長篇小說
散文
作品集
2017
長篇小說
作品集
2016
長篇小說
散文
作品集
2015
長篇小說
新詩
作品集
2014
長篇小說
散文
2013
長篇小說
新詩
2012
長篇小說
散文
2011
長篇小說
新詩
2010
長篇小說
散文
2009
長篇小說
新詩
2006
新詩
長篇小說
作品集
歷屆得獎作品
長篇小說
新詩
散文
Openbook
2024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生活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翻譯書
2023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2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1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20年
年度中文創作
年度翻譯書
年度青少年圖書
年度童書
年度生活書
2019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8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2017年
年度好書‧中文創作
年度好書‧翻譯類
最佳青少年圖書
最佳童書
美好生活書
閱讀起步走
2022年
2021年
活動專區
三民網路書店
得獎作品
/
金鼎獎
/
第47屆
/
非文學圖書獎
分類
顯示:
列表
並排
庫存:
不限
有庫存
共
3
筆,
1
/1頁
滿額折
1.
移工怎麼都在直播
作者:
江婉琦
出版社:
木馬文化
出版日:
2022/10/05
裝訂:
平裝
二〇二〇年願景工程點閱率冠軍報導榮獲二〇二一年國藝會創作補助誠品書店、博客來網路書店當月選書「當我們回到個人與日常,最後會發現啊!那也是我。」「當移工直播的時候,他可以說話,表達自己。那一刻才終於不是一枚勞動力,而是個完整的人。」―〈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移工怎麼都在直播?為什麼喜歡改車?在臺灣怎麼交朋友?為什麼移工都在臺北車站圍圈圈?照顧臺灣長輩的看護不能休假?移工來臺灣都是為了賺錢? 工廠到漁船上,從臺東部落到屏東東港,在今日全臺灣各行各業都少不了移工朋友協助與支持。作者江婉琦,以多年的田野訪談,腳踏實地走入移工日常生活中。一起聽移工朋友們的笑與淚,一同感受那些真實的情緒與渴望。難得休假時與朋友相聚,想說話時開直播、喜歡流星花園、渴望談戀愛、唱臺語歌、跳舞、趁著倒垃圾的十五分鐘交同鄉朋友、與照護的臺灣阿嬤情感深厚,參加臺灣的民俗祭典……當然也會想家、懷念在故鄉的小孩,這些需求並不特別,只是過去我們缺少機會好好聽移工說自己的情感與故事。本書不激憤血淚也不艱澀理論,像是聽移工朋友聊天,說說自己來臺灣發生的故事。當放下成見與刻板印象,會發覺原來有這麼多有趣的事情發生在我們生活周邊。「最後,這是一本看了不會令人憤慨的移工書,卻讓人進入移工的日常,那些好的、不壞的、普普通通的生命裡,一同晃遊轉移與生活著。」―林楷倫(真心純情好魚販)
庫存:9
優惠:身體演化我延伸書展-單79雙75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79
300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2.
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共二冊)
作者:
顏娟英
;
蔡家丘-總策畫
出版社:
春山
出版日:
2022/04/06
裝訂:
平裝
臺灣是天然物產相當豐饒的土地,有稻米、茶葉、砂糖等,實在是無盡的寶藏。一旦踏入山地,到處都是千古未曾開發的處女林。真是發揮著山紫水明,與天然之美。 我覺得在富有如此自然美的臺灣,沒有誕生固有的藝術,實在是不可思議的事。親近並成長於這自然美的人們,腦海中不會沒有愛美的心理。──黃土水(〈甘露水〉、〈少女胸像〉創作者)不只要療癒,我們更需要國民美育!「不朽的青春」展覽研究團隊再出擊,用120件作品,講臺灣200年的藝術與藝術家故事。「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 面對這個問題,我們往往不知如何回答。這背後當然有許多從教育到歷史上的原因,但其中最關鍵的可能是──我們根本不知道臺灣美術史上有過哪些精采作品和人物。鑒於一般大眾長期對於臺灣美術史非常陌生,「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展覽研究團隊決定再出擊,集結兩年多來的研究成果,化身為親切熱忱的美術館導覽員,向來訪觀眾(讀者)述說一個又一個屬於臺灣自己的「藝術的故事」。《臺灣美術兩百年》猶如一場紙上特展,讀者只需翻開書頁便能飽覽從清代到當代,因臺灣而發生的豐富藝術傑作。然而光是「看見」作品並不足夠,讀者還必須對於作品產生的脈絡有所認識,才能真正「看懂」作品。因此,本書不同於常見的藝術史著重在解析藝術表現形式,更重視描繪藝術家的個人生命歷程與身處時代背景,供讀者參照,以加深對作品的理解。 《臺灣美術兩百年》也是一個主題性的策展,它不單純依據年代呈現臺灣美術史,而是美術史學者帶著歷史意識與問題意識重新觀看臺灣藝術史上的許多經典作品,使之向外延伸,觸及了傳統與現代、政治與社會、本土與西化、性別、家國想像等多元課題。透過上述面向,相信讀者閱畢本書後,當再有人問起:「你有喜歡的臺灣藝術家嗎?」你不只可以輕易給出好幾個答案,還能興高采烈與之分享你喜歡他們的種種理由!全書上下兩冊分成十二章,選件共一百二十件(另有補充附圖數十餘),獨立介紹了一百零八位藝術家。各章開頭均有長文導讀,引導讀者進入該章主題。上冊「摩登時代」六章主題依序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下冊「島嶼呼喚」六章則是: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上冊「摩登時代」以日治時期最早的現代藝術家為核心,往前追溯清代書畫傳統,往後從殖民現代性,銜接到二戰結束後政權的再次
庫存:1
定價:2500 元,
優惠價:
9
2250
加入購物車
購買
滿額折
3.
流氓王信福
作者:
張娟芬
出版社:
衛城
出版日:
2022/03/09
裝訂:
平裝
台灣最高齡死刑犯的故事被戒嚴體制強制寫入,難以脫困的人生只要他身上還有死刑,台灣的戒嚴就沒有真正結束!「我心目中,台灣只有一個神探,就是張娟芬。」----輔大法律系教授吳豪人《流氓王信福》不僅是一個司法個案,更是一段被埋沒的臺灣史。在這樁疑點重重的死刑案背後,不僅有王信福這個小人物的生命史;有戒嚴時代《檢肅流氓條例》與整個臺灣流氓管訓、強迫勞動的人權黑歷史; 更有跨越時代的不當審訊與判決。張娟芬長期耕耘死刑、司法議題。在《流氓王信福》中,她既抽絲剝繭深入疑案,微觀地寫出了一個底層小人物在司法中遭遇的不公;更宏觀地再現了時代與社會背景,令我們看見戒嚴歷史荒謬殘酷的一面。在本書中,王信福「逃亡的背影終於轉過身來,沉默的、被代言的,終於開口。老去的王信福是前面所有王信福的總和,承載了時代的碾壓與時間的祝福,與讀者素面相見。」各界閱後書評:「《流氓王信福》這本書以迥異於過往冤案敘事的切入角度,既勾勒、耙梳了戒嚴體制對臺灣司法的扭曲,也書寫了寄生在國家安全與社會秩序『大義名分』下的檢肅流氓制度,如何輕易地輾平像王信福這樣的社會底層蚍蜉。」----尤伯祥,律師「張娟芬為何總是能以一人之力,糾正檢警司法造成的冤案呢?因為全心全意救人的,永遠比主宰人生死的頭腦清醒。我心目中,臺灣只有一個神探,就是張娟芬。」----吳豪人,輔仁大學法律系教授「這本書告訴我,一個人是否能夠被證明清白無辜,並不是單純由科學鑑定和客觀事實決定,而是有人堅持說真話,並有足夠多數的人願意深入理解。」----林立青,作家「張娟芬從《無彩青春》、《殺戮的艱難》到《十三姨KTV殺人事件》,在死刑、司法議題的耕耘,臺灣無人能出其右。」----林欣怡,廢死聯盟執行長「《流氓王信福》的故事,遠遠不只一樁冤案。這位台灣最年長死囚的悲劇,竟緊緊連結著我島縱橫百年、曲折顛簸的統治歷史。張娟芬展開一幅工筆長卷,我們乃看清少年王信福如何被巨大的體制屢番碾壓,成為不得翻身的「流氓」,那故事甚至比他揹上殺人冤獄的過程,猶更悲傷。」----馬世芳,廣播人、作家「《流氓王信福》是一部得來不易的吹哨書寫。它是懇切的呼喚:堅決反對漠不關心,堅決反對不用腦筋,堅決反對遺棄他人。……我們幸而有娟芬這樣聰慧且深具臺灣歷史感的嚮導,讓走過『貌似迷宮的威權體制』能既走得輕鬆,又想得深入。這是認識構築不義法則的最佳教材,也是珍貴的反偏見白話文運動。」--
庫存:1
定價:450 元,
優惠價:
9
405
加入購物車
購買
共
3 筆
1 頁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瀏覽紀錄
會員專區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首頁
網站導航
暢銷榜
新品
中文書
外文書
簡體書
三民東大
親子館
文具禮品
漫畫館
教科考用
政府出版
香港出版
大學出版
得獎作品
套書
紅利兌換
加價構
主題書展
三民書局
關於我們
門市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異業合作
圖書採購/編目
人才招募
禮券兌換處
瀏覽器資訊
三民網路書店服務
會員服務條款
資訊安全警語
隱私權政策
新手購書
圖書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
空中大學購書
好站連結
企業會員專區
加入企業會員
服務條款
會員須知
圖書目錄下載
三民・東大・弘雅三民
小山丘童書(0-6歲)
兒童・青少年(7歲以上)
古籍圖書目錄
古典圖書目錄
畢業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