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受好評的全球史通史◆請先看一眼本書封面的那張世界地圖。繪製者是十六世紀歐洲地理學家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但位於地圖中央位置的不是歐洲,而是印度洋。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心中,世界的中心是亞洲。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認識裡,現代世界的起源,或者說全球化的起源,始於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各國向外探險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西方從此走上崛起之路,成為推動及形塑現代世界的核心且唯一力量。於是相關歷史著作幾乎都聚焦於歐洲,此即「歐洲中心論」。本書作者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目標,就是要帶領讀者跳脫歐洲中心視角,改從更為寬廣、平等的全球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書中有兩條別出心裁的敘事線,貫穿它所要說的從十五到二十一世紀現代世界史故事:一是突出亞洲(以中國和印度為主)的地位,二是強調環境的影響。首先,在近代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全球經濟的主角其實是中國和印度,歐洲為邊緣配角,因此作者在描繪這段歷史時,是環繞著亞洲展開,給予它應得的重視。其次,工業革命的劃時代意義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到底為何數千年來以農業經濟為主的世界,要突然跨越到以化石燃料工業經濟為主?針對這個關鍵問題,作者認為必須另闢蹊徑從全球面臨的環境限制這一脈絡來分析,才能釐清箇中原委。《現代世界六百年》為全球史通史名著。自二○○二年出版以來,因為內容扼要精實,敘事流暢易讀,廣受美國各大學世界史課程採用。為與時俱進,回應當代社會關心議題(特別是各種全球性危機),也數次改版更新,本書為最新的第四版。近年來,「全球史」一詞在臺灣書市上頗為熱門,已引進不少以全球史視角為研究取徑的翻譯書,但尚無一本全球史長時段通史,《現代世界六百年》將補上這個空缺。
當親耳聽見母親說:「如果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該如何抉擇?「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思考死亡就是思考生命。」面對「送母遠行」的生死之約,最後一段旅程該如何陪伴;當生命僅餘痛苦,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中村醫師在《大往生》一書中以科學和理性的角度描寫了自然死亡的無痛與安詳,海倫.聶爾玲(Helen Nearing)在《美好人生的摯愛與告別》(Loving and Leaving the Good Life)中以智性和感性的筆觸描繪禁食而亡的平靜與自然。我在閱讀他們的作品中,體驗到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不再是令人恐懼、悲傷的,甚至可以欣然的去迎接,因為那是一個奔向自由的過程。對所有家人而言,母親在她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幫我們上了一堂寶貴的生死學課程。讓我們見證死亡是人生的一部分,死亡可以是安詳平和的,對死亡不再有未知的恐懼,懂得珍惜、善用活著的時光,不要有遺憾,勇敢面對死亡。——畢柳鶯●感動推薦王美霞(南方講堂創辦人)平路(作家)江盛(婦產科醫師,安樂死立法推動者)李崇建(作家,資深生命教育工作者)周志建(資深心理師,故事療癒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畢恆達(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陳耀昌(醫師,《傀儡花》、《島嶼DNA》作者)賴其萬(和信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蘇絢慧(諮商心理師)(依姓氏筆劃排序)●關於本書藉著我的筆,母親繼續精采的活著。母親擅長瑜珈,在家積極復健,於八十三歲時惡化到日常生活完全無法自理、不會翻身、進食容易嗆咳的地步。因為生命失去了意義,每日要忍受各種痛苦與不便,病情只會更急遽惡化,選擇斷食自主善終。經過三星期的漸進式斷食後,在家人的陪伴中安詳往生。我帶著忐忑的心情陪伴、照護……——畢柳鶯行醫超過四十年的畢柳鶯醫師,親耳聽母親說:當我不值得活了,你要幫助我解脫。母親家族有小腦萎縮症病史,這是一種小腦退化的遺傳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治療藥物。二○二○年冬天,畢柳鶯帶著行李,從台中自宅前往一小時車程的台北娘家,赴一個最遙遠的生死之約。六十五歲的她,展開行醫以來最奇幻的一趟旅程──陪伴八十三歲的母親斷食,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這是母親教導她的最後一堂生死課。現代社會有許多意外、疾病以及醫療的介入造成越來越多的人失去意識、重度癱瘓、依賴維生系統而沒有意義的歹活著。當生命僅餘痛苦,不再有樂趣,且造成家人和社會的重大負擔時,人們是否有自主善終的權利?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