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旅行,都是從Google Maps、IG、旅遊網站開始,沒有網路的中世紀旅人——難道都兩手空空就出發?不!中世紀的人也需要避雷、找好住好吃好休息的旅遊指南!Seayu|即食歷史網站負責人、《奇怪歷史知識增加了!》作者、大眾歷史作家每日一冷|冷知識粉專、 《臺灣沒說你不知道》系列作者 ——誠心推薦★既是第一線經驗談,也免不了一些想像成分!一本充滿旅行家的真實經歷與參雜古老幻想的中世紀旅遊指南。★從歐洲出發,再從亞洲循環一圈世界(什麼!哥倫布這時候還沒發現新大陸)。以中世紀旅人的視角,經過50個中世紀最繁華、大家最想去的城市。★從中世紀的旅人指南裡,發現時間已經來到了21世紀,我們和他們的生活還是極為相似。牙痛沒牙醫治療,大家都到這個教堂祈求治癒?出門旅行沒有人脈,一定要靠這個在各個城鎮通關?到異地水土不服怎麼解,這幾款良方請務必備在身上!罪孽太深如何消?這幾個地方都提供懺悔券,要幾年都有!「中世紀許多探索者、探險家、朝聖者、商人和十字軍,稱呼世界為『地球蘋果』,他們想嚐一嚐這個蘋果。」在中世紀人們抱著對於神的敬仰、財富的慾望、異國文化的好奇,而踏上旅行。倫敦大學中世紀研究學者安東尼.貝爾(Anthony Bale)在研究中世紀的朝聖與旅行過程,發現了中世紀的旅行與現代旅行許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都喜歡到處蒐集紀念品、可能一臉觀光客樣子而被詐騙、水土不服吃壞肚子。本書精選了50多個中世紀旅人必去的城市,從西邊到東邊,一路再回到西邊,像是一個旅人在想像、準備直到出發,然後再次返回的過程。這個世紀的旅人或許抱持著不那麼真實的想像,卻是和現代人一樣對於航向未知的路途既期待又戰戰兢兢。國外好評推薦不斷:★「這本極具娛樂性的歷史書,每一頁都充滿智慧。」——《紐約客》(The New Yorker)★「一本迷人的中世紀旅行者記述。」——《蘇格蘭先驅報》(Scottish Herald) ★「為中世紀旅行者打造的《孤獨星球》指南,充滿了實用小撇步、貨幣兌換率和行李清單。」—《索引的歷史》(Index, A History of the)作者 丹尼斯.鄧肯★「《中世紀旅遊指南》巧妙地為讀者提供了兩種體驗。我們與那幾個世紀的歐洲人一起旅行,他們穿越歐亞大陸,有時甚至更遠。但是我們也前往他們的工作室、住宅、圖書館、城鎮廣場,那裡是他們想像和準備旅行的地方,也是他們返國後說故事的地方。」
◆最受好評的全球史通史◆請先看一眼本書封面的那張世界地圖。繪製者是十六世紀歐洲地理學家麥卡托(Gerardus Mercator),但位於地圖中央位置的不是歐洲,而是印度洋。也就是說,在當時人心中,世界的中心是亞洲。在我們習以為常的認識裡,現代世界的起源,或者說全球化的起源,始於十五、十六世紀歐洲各國向外探險而開啟的大航海時代,西方從此走上崛起之路,成為推動及形塑現代世界的核心且唯一力量。於是相關歷史著作幾乎都聚焦於歐洲,此即「歐洲中心論」。本書作者馬立博(Robert B. Marks)的目標,就是要帶領讀者跳脫歐洲中心視角,改從更為寬廣、平等的全球視野,重新理解我們現今的世界是如何形成。書中有兩條別出心裁的敘事線,貫穿它所要說的從十五到二十一世紀現代世界史故事:一是突出亞洲(以中國和印度為主)的地位,二是強調環境的影響。首先,在近代早期的大部分時間裡,全球經濟的主角其實是中國和印度,歐洲為邊緣配角,因此作者在描繪這段歷史時,是環繞著亞洲展開,給予它應得的重視。其次,工業革命的劃時代意義我們都耳熟能詳,但到底為何數千年來以農業經濟為主的世界,要突然跨越到以化石燃料工業經濟為主?針對這個關鍵問題,作者認為必須另闢蹊徑從全球面臨的環境限制這一脈絡來分析,才能釐清箇中原委。《現代世界六百年》為全球史通史名著。自二○○二年出版以來,因為內容扼要精實,敘事流暢易讀,廣受美國各大學世界史課程採用。為與時俱進,回應當代社會關心議題(特別是各種全球性危機),也數次改版更新,本書為最新的第四版。近年來,「全球史」一詞在臺灣書市上頗為熱門,已引進不少以全球史視角為研究取徑的翻譯書,但尚無一本全球史長時段通史,《現代世界六百年》將補上這個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