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4
0
紅利積點抵現金,消費購書更貼心

三民網路書店 中文書 / 科學‧科普 / 自然科學 / 人類學 / 各部生理

120筆,1/6頁
眼睛的不可思議:解密眼睛結構與光線,一窺讓你意想不到的視覺奇蹟!
79折
作者:入倉隆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2025/04/12 裝訂:平裝
\不同的生物,眼中的世界大不同!/沒有大腦的水母、在漆黑的深海生存的大王烏賊、頻繁轉頭的貓頭鷹、能夠看穿垃圾袋的烏鴉、附著在岩石上就失去視力的藤壺,牠們是如何「看到」這個世界?涵蓋生物演化、視覺心理學和光學,一起來探索由眼睛和光線編織的奇幻世界。・為什麼頭上有兩隻眼睛?・移動速度愈快的動物,視力愈好嗎?・為什麼生活在漆黑深海的動物有眼睛?・如何測試不會說話的嬰兒的視力?・白天沒有受到強光照射,晚上會容易感冒嗎?・更多色覺的動物所看到的世界更生動嗎?・紫光會改善視力嗎?各式各樣的眼睛話題就在這裡,絕對會讓你驚訝到「眼睛都快掉出來」!本書特色1.生物演化x視覺心理學x光學本書聚焦「眼睛」及「光線」兩大主題,從眼睛的演化、結構和特徵開始,談到光線與顏色的特性,全方位解析我們及生物們是怎麼「看見」世界!2.詳細又生動的插圖輔助,輕鬆認識眼睛與光學的奧妙! 本書搭配詳細又生動的插圖解說,有助於讀者快速理解各種眼睛與光線的機制與特性!
庫存 > 10
優惠:新書特惠
定價:400 元, 優惠價:79 316
從動脈波形解讀血流動力學:深入分析動脈波形輪廓的臨床生理意義
滿額折
作者:謝紹維  出版社:合記  出版日:2025/02/01 裝訂:平裝
前言 動脈導管 (Arterial line, A-line) 是麻醉科醫師在臨床工作上常用的測量血壓的工具,可以每分每秒即時觀察病患的血壓,對於麻醉安全至為重要。此外,A-line 也能方便抽血 (Blood sampling)。現今 A-line 廣泛用在各種重症病患或重大手術之上,包括(不局限於)下列情形:1. 它是所有開心手術的必備項目。2. 病患的 Volume status 可能發生快速且劇烈的變化時,或是有大量失血之風險時。3. 病患的血壓在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劇烈而不穩定的變化,例如,嗜鉻細胞(Pheochromocytoma) 的切除手術。4. 心律不整合併左心室收縮功能不良,尤其是心房顫動。早期想要知道病患的血流動力學變化,例如心搏輸出量、Cardiac index、Systemi cvascular resistance⋯⋯等,必須使用 Pulmonary artery catheter (PAC)、經食道超音波 (TEE)、或是 PiCCO 才能得知病患詳細的血流動力學 (Hemodynamics) 之相關數值,但是受限於其高度侵入性,未能廣泛推展到所有重大手術或重症病患。近幾年來,各種 A-line CCO 的工具在臨床上大量地使用,可以將動脈血壓的波形輪廓經由電腦內設程式的分析計算,得到各種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既然 A-line CCO 可以將動脈波形經由動脈脈搏輪廓分析法 (APCA methods) 計算出相關的血流動力學參數,我們就必須去思考下列幾個重要的問題。1. High stroke volume 的動脈波形,或 Low stroke volume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2. High SVRI 的動脈波形,或 Low SVRI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3. Dehydration 的動脈波形,或 Euvolemia 的動脈波形,在形態上具有什麼樣的特徵?4. 特定的動脈波形是否代表著特殊的臨床意義?麻醉醫師能不能在沒有 A-line CCO 的輔助之下,從動脈波形輪廓上判 讀出病患的血流動力學的狀況呢?答案是可以的。動脈波形 (Arterial pulse pressure waveform) 是病患血流動力學的靈魂之窗,藉由分析動脈波形的形態與細節,我們能夠找到許多診斷血流動力學的訊息
庫存:3
定價:950 元, 優惠價:1 950
從行為到命定,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類?((薩波斯基《行為》和《命定》套組))
滿額折
作者:羅伯.薩波斯基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2025/01/15 裝訂:平裝
★《華盛頓郵報》十大好書 ★ ★《華爾街日報》最佳好書 ★★《紐約時報》書評最愛好書 ★《行為》是對人類行為前所未有的分析,告訴你人類行為從何而來?為華爾街投資者必讀。《命定》則反駁了自由意志的神話,挑戰了當前我們對於道德責任、懲罰和獎賞的概念,無論《行為》還是《命定》,都是為了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類而寫。人類最好或最壞的行為如何發生?又該如何理解? 《行為》一書只有研究人類行為的世界級科學家薩伯斯基才寫得出來,它回答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最好的以及最糟糕的行為從何而來? 在《行為》中,薩波斯基──神經科學家暨靈長類動物學家──穿梭在數種學科之間,揭露我們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剖析人類的行為,他沒有一塊石頭忘了翻面,全面性地涵蓋從基本生物學到內分泌,到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演化理論等等的每一件事,來仔細探究人類行為的多面向原因。 薩波斯基說故事的功力有目共睹,且深具內在邏輯。透過追溯一個行為發生前的不同時間段與系統,對目標多次出擊。 他首先檢視在精準時刻之內,是什麼造就了人類行為,然後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前追溯,最終回溯到我們這個物種更深的文化、歷史和基因遺傳。 他從一秒之內的神經科學解釋開始著手,探討在行為發生一秒前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往後退一步,看到再前一個時刻,也就是兩秒到一分鐘之前,我們看到、聽到以及聞到什麼,促發了神經的反應而產生了行為?接著,又進一步回溯幾小時到幾天前,探討那些促使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荷爾蒙如何運作?在此,他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思考神經生物學、內分泌學,以及我們環境給予我們刺激的感官世界,嘗試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情。 薩伯斯基繼續推進,嘗試找出哪些環境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因此追溯到我們的青少年與童年時期、胎內環境,甚至追溯到精卵結合的那刻。最終,他試著解釋比起個人更大的種種影響因素,即文化,如何形塑群體意識,而哪些生態因素又形塑文化,以此類推,最終回溯到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前,造成我們這物種演化的種種因素。透過匯總所有因素,瞭解人類的行為如何被創造出來。人類正從科學的洞見中避免彼此之間的傷害再次發生 薩伯斯基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而是更進一步著手探究人類最棘手的問題──分我群和他群、階層制度、從眾與服從、合作與競爭、同理心與慈悲心、自由意志的行使、人們對於隱喻和真實的混淆、戰
庫存:2
定價:1710 元, 優惠價:9 1539
噗:從身體裡出來,有點噁心的科學知識
79折
作者:拉蒙‧坎培拉  出版社:臺灣麥克  出版日:2024/12/05 裝訂:精裝
☆奇妙又有趣的人體冷知識☆★以幽默詼諧的語氣,建立衛教觀念★你有聽說過嗎?曾經有一架飛機緊急降落,是因為2,186隻綿羊放屁!你知道嗎?寶寶一整年流的口水可以注滿一整個浴缸?為什麼有人總是想要挖鼻屎?出汗之後,身體為什麼會散發臭味?還有、還有……這本書包含了好笑又有點噁心的各種人體分泌物與排泄物,包含了:鼻屎、屁、大便、口水、耳屎、嘔吐、汗水、痂、眼屎、尿液。翻開這本書,發現更多人體的奧祕。
庫存:3
優惠:兒童節書展
定價:450 元, 優惠價:79 355
行為:人類最好和最糟行為背後的生物學(全新修訂本)
滿額折
作者:羅伯.薩波斯基  出版社:鷹出版  出版日:2024/10/30 裝訂:平裝
蔡康永X陳鳳馨X顏擇雅名家重磅推薦!★《華盛頓郵報》十大好書★ ★《華爾街日報》最佳好書★★《紐約時報》書評最愛好書★銷售突破萬本,2024年再版重出華爾街投資者必讀,關於人類行為,前所未有的完整分析!「要說《行為》是我曾讀過最棒的非虛構作品,也一點都不誇張。」──大衛.巴瑞許(David P. Barash),《華爾街日報》人類最好或最壞的行為如何發生?又該如何理解?這本書只有研究人類行為的世界級科學家薩伯斯基才寫得出來,《行為》一書回答了人類最根本的問題:我們最好的以及最糟糕的行為從何而來?在本書中,薩波斯基──神經科學家暨靈長類動物學家──穿梭在數種學科之間,揭露我們的一舉一動背後的故事。從不同角度和層次剖析人類的行為,他沒有一塊石頭忘了翻面,全面性地涵蓋從基本生物學到內分泌,到神經科學、心理學、社會學、演化理論等等的每一件事,來仔細探究人類行為的多面向原因。薩波斯基說故事的功力有目共睹,且深具內在邏輯。透過追溯一個行為發生前的不同時間段與系統,對目標多次出擊。他首先檢視在精準時刻之內,是什麼造就了人類行為,然後再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往前追溯,最終回溯到我們這個物種更深的文化、歷史和基因遺傳。他從一秒之內的神經科學解釋開始著手,探討在行為發生一秒前大腦發生了什麼事?接著往後退一步,看到再前一個時刻,也就是兩秒到一分鐘之前,我們看到、聽到以及聞到什麼,促發了神經的反應而產生了行為?接著,又進一步回溯幾小時到幾天前,探討那些促使神經系統做出反應的荷爾蒙如何運作?在此,他擴大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思考神經生物學、內分泌學,以及我們環境給予我們刺激的感官世界,嘗試解釋發生了什麼事情。薩伯斯基繼續推進,嘗試找出哪些環境因素會影響一個人的大腦,因此追溯到我們的青少年與童年時期、胎內環境,甚至追溯到精卵結合的那刻。最終,他試著解釋比起個人更大的種種影響因素,即文化,如何形塑群體意識,而哪些生態因素又形塑文化,以此類推,最終回溯到幾千年甚至幾百萬年前,造成我們這物種演化的種種因素。透過匯總所有因素,瞭解人類的行為如何被創造出來。人類正從科學的洞見中避免彼此之間的傷害再次發生薩伯斯基並沒有就此停下腳步。而是更進一步著手探究人類最棘手的問題──分我群和他群、階層制度、從眾與服從、合作與競爭、同理心與慈悲心、自由意志的行使、人們對於隱喻和真實的混淆、戰爭與和平等等。薩柏斯基從
庫存:9
優惠:思維的深度-單79雙75
定價:990 元, 優惠價:79 782
大腦升級2.0,鍛鍊更強大的自己:重新連結、活化刺激腦神經,擺脫負能量,迎接好生活【全新修訂版】
滿額折
作者:約翰•B.雅頓  出版社:本事出版  出版日:2024/09/25 裝訂:平裝
種「必須使用它或失去它」的情況,你必須使用所製造的能量,如此一來才能製造更多能量。換句話說,運動對粒線體的健康也很重要。運動和飲食這兩個自我照護因素,將在第六章和第八章進行更詳細的解說。 那些不健康的粒線體,不僅會產生更少的能量,也會導致不良的健康狀況。例如,如果你總是吃垃圾食物又不運動,粒線體就會造成體內出現過多的自由基(free radicals),進而損害你的細胞。就像反應爐核心熔毀會洩漏輻射並摧毀發電廠一樣,自由基傷害(free radical damage)可以殺死那些洩漏它們的粒線體。換句話說,大吃垃圾食物和不運動,將會使粒線體停工並破壞它們所在的細胞。這種對粒線體和細胞的傷害,代表你會失去精力、感到昏昏欲睡、無法清晰思考,甚至可能變得憂鬱。這就是山姆看起來比泰勒大十歲,並且精力和動力少很多的原因之一。 粒線體的使用期限,通常是幾天到幾週。粒線體需要循環利用,才能使健康的粒線體運作良好,並且除去那些不健康的粒線體。人體內有兩種主要的循環方式:「粒線體自噬」(mitophagy,殺死舊的和受損的粒線體)和「生合成」(biogenesis,新粒線體的誕生)。這些循環方式可以確保殺死那些表現不佳(不再強大)的粒線體,而「運動」有助於促進這種關鍵的循環功能。當舊的和受損的粒線體被移除時,就會有空間讓健康的粒線體茁壯成長,並讓新的粒線體誕生。然而,如果你患有慢性病,這種循環過程就無法有效地運作,功能低下的粒線體會流出自由基,進而加速了對腦細胞的損害。 如果你像山姆一樣,不運動又吃下太多錯誤的食物,例如高熱量、單一碳水化合物和有害的油脂,這種循環運作也會崩潰。因為暴飲暴食會拉長虛弱粒線體的半衰期,使它們保持聚集在一起。這些虛弱又低效率的粒線體,還會因為你沒有運動,更難被粒線體自噬作用殺死。因此,與健康的粒線體相比,虛弱粒線體產生較少的三磷酸腺苷和較多的自由基。 腦細胞需要大量的三磷酸腺苷來滿足其能量的需求,但脂肪細胞並不需要,而且脂肪細胞會加重新陳代謝的負擔。如果你身上有額外的脂肪細胞,尤其是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三十,那麼能量的生產量將會減少,腦細胞中健康的粒線體細胞之數量也會減少。更糟的是,超重會導致代謝失調、慢性發炎,甚至腦萎縮。這表示,當你的脂肪細胞增加時,腦細胞就會減少。最容易受到損傷和萎縮的大腦區域,是前額葉皮質與海馬迴。這種傷害會導致你在做
庫存:2
定價:620 元, 優惠價:9 558
醫檢師國考題詳解I:臨床血液學與血庫學(下)
滿額折
作者:陳連城; 康情  出版社:高點文化  出版日:2024/09/23 裝訂:平裝
本套書係專為醫技系考生準備專技高考所需而編撰,編排順序主要依據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高等考試醫事檢驗師考試各應試科目」分為Ⅰ、Ⅱ、Ⅲ、Ⅳ、Ⅴ、Ⅵ、Ⅶ共七冊,本書的內容為「臨床血液學與血庫學(下)」,內文架構含括:作者精心分類歸納近20年(113~94)專技高考醫檢師歷屆試題集錦並詳解,以及全真的模擬試題演練,供考生閱讀,俾利鑑往知來,以事先瞭解考題方向及如何作答;詳解並特別加強了解題表格化方便同學了解,讓同學能夠在家自修使用。另建議搭配作者所著之 《醫檢師國考題詳解(I)臨床血液學與血庫學(上)》,透過(上)(下)2冊專門針對考試所編寫的血液書進行全面演練,必能在知己知彼下掌握出題趨勢,完成準備,達成目標。
庫存:5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5 456
鼻聞萌:當代嗅覺科技藝術與日常
滿額折
作者:黎美琪  出版社:香港三聯書店  出版日:2024/08/23 裝訂:平裝
一口生命之氣,成就每一個有靈的活人。氣味,伴隨著當下的每個一呼一吸,進入人們的心腸肺腑,帶領人們穿越時間與空間,其所牽起的情感與記憶在在都與生活掛鉤。然而,這關乎人們氣息存留,每分每秒與之共感的感官,往往是最沉默無言,直至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讓人瞬間發現那一直存在,卑微在旁的感官是如斯重要——嗅覺,一直安分守己,低調而不喧鬧,其美學有獨特的呈現表達,是其他感官藝術難以取代的,卻鮮少被提及。隨著數碼時代的到來,科技藝術將全人身心靈的感官體驗帶進到新的境界。氣味體驗可以伴隨著嗅覺科技的發展與日常美學的結合,創造出芳香的未來嗎?當代嗅覺科技藝術的獨特性與弔詭性到底將何去何從?本書將以調香之旅作為比喻,就像香水的前調、中調、後調一樣,嘗試從氣味日常、氣味美學、氣味科技三個領域的發展脈絡切入,輔以筆者二十年來在嗅覺科技藝術的創作反思,配上來自香水世家的調香師專訪對談,以此調製出一款獨特的「未來香」,探索未來嗅覺科技藝術的可能性。
庫存:3
定價:670 元, 優惠價:9 603
運動好心境:心血管運動生理學
90折
作者:Denise L. Smith; Bo Fernhall-作  出版社:禾楓書局  出版日:2024/04/01 裝訂:平裝
本書特色 《心血管運動生理學》利用最新的科學和醫學研究,針對心血管系統在有氧運動和阻力運動訓練的反應和適應進行了引人入勝的討論。本書強調心血管系統各組成部分在休息和運動期間的複雜相互作用。特別關注運動的有益效果以及定期運動促進心臟保護的機制。本書特別關注: ▶新增了有關心室適應、内皮功能和中心血壓及其測量的訊息 ▶擴大了有關動脈僵硬度的病理生理學和相關測量技術的内容 ▶有關運動期間血壓及其臨床重要性的内容更新 ▶關於長時間劇烈運動對心臟動脈和止血功能影響 ▶個案研究幫助讀者在專業環境中應用內容 本書以豐富的插圖和更新的圖片來說明生理機制、運動反應和訓練適應。提供了一個框架來理解心血管系統的組成並合作支持身體運動,以及這些組成部分如何適應系統的運動訓練計畫並從中受益。
庫存:4
定價:450 元, 優惠價:9 405
生命的電:生物醫學X電,改變未來的奇蹟革命
滿額折
作者:提摩西.約根森  出版社:三采文化  出版日:2023/12/28 裝訂:平裝
⚡首部橫跨電學、神經生物學、醫學的科普巨作⚡⚡2022美國專業與學術傑出出版獎(PROSE Award)大眾科學和數學類決選⚡⚡讀完這本書,你將對「電」完全改觀⚡ 生命與電息息相關,這是一個古老又深奧的真理。沒有電,我們的生命將無法持續存在。著名的電磁學大師馬克斯威爾曾言:「世界上幾乎沒有一件事情的發生、變化不伴隨著電現象的產生。」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所有的活動都仰賴於電力的驅動。然而,電不僅產生於我們所使用的電子設備中,也源自於我們的體內;它不僅是外在的物理力量,也是內在的電生理過程——「生物電」。「生物電」廣泛存在於動植物等各種生命形式中,不僅讓截肢者能透過心智控制義肢,還能幫助盲人恢復視力、聾人恢復聽力。除此之外,馬斯克(Elon Musk)所創立的醫療技術公司Neuralink的腦機介面技術(BMI),有望幫助癱瘓者重新站立,並透過腦中的念頭來控制肢體的運動。未來,這種驚人的電的力量甚至有可能取代許多藥物,成為治療多種疾病的主要方法。但電的奧祕並不僅限於此。本書深刻且清楚地描述了諸多我們視為理所當然,卻無法清楚闡述的概念——自然界的電的物理原理、神經生物與電之間的關聯,以及人類自發現電到應用的發展進程,為「電」提供了全面性的理解,更啟示了它將人類帶向何方。從富蘭克林、伽伐尼、伏打、法拉第、馬克斯威爾、特斯拉到馬斯克,未來,電要為人類帶來怎樣翻天覆地的變革,創造不可思議的奇蹟? 為什麼要讀這本書?⚡深入電的多重面向:→探索物理、化學、生物、工程等不同領域,讓讀者更全面地了解電的本質。⚡理解跨學科如何交叉應用:→呈現電子物理學和神經生物學的跨學科研究,以及其在醫療科技方面的影響。⚡啟發科學與技術創新:→探討電的綜合性研究,展示科學和技術創新的關鍵角色,激發對未來科技發展的洞察力。透過作者風趣、精湛的筆觸以及淵博的知識,這趟探索「電」的旅程帶來閱讀樂趣、為科學愛好者呈現豐富知識,也是深入了解自然界和現代技術應用的珍貴參考資源。
庫存:6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我為什麼會流血?
滿額折
作者:克絲蒂.霍姆斯-作; 丹妮爾.瑞潘吉爾-繪  出版社:小康軒出版社  出版日:2023/06/07 裝訂:精裝
孩子的第一本身體科普書滿足幼兒對身體科普知識基本認識,以可愛擬人的身體器官與幼兒對話式的探討,引發幼兒主動學習的興趣。包含身體流血、成長、代謝系統、睡覺模式的教育。引導孩子了解自己、認識並照顧好自己的身體,有充足健康的成長。【內容介紹】介紹心臟循環系統、血液的構成、身體受傷時的自然修復過程,例如白細胞如何防止細菌感染,以及血小板如何幫助止血。這本書將通過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概念,讓孩子們學會如何護理傷口。並延伸分享新奇的知識,例如全身血管長度約有十萬公里、鯨魚每分鐘心跳只會跳五下。【書籍特色】★知識型繪本,引發學齡前幼兒閱讀興趣,了解身體認知。★幼齡入門〈身體為什麼系列〉,可銜接更進階的科普知識,例如嘎嘎光照書。★切合學齡前到國小低年級的成長階段題材,適合親子、師生共讀。★本套書邀請醫生審訂與推薦。
庫存:2
定價:350 元, 優惠價:9 315
新陳代謝,所有你必須知道的事
滿額折
作者:英格‧弗洛伯斯教授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3/05/09 裝訂:平裝
新陳代謝若是停止,你的生命就宣告結束。 德國《明鏡週刊》排行榜暢銷書,長達40週 林佳靜 生化代謝暨功能性醫學營養師 推薦透過新陳代謝,我們將食物轉換成養分與能量,輸送到各個器官與組織,細胞因此能夠汰舊換新。本書將告訴你: • 消化系統與循環系統的作用,以及如何讓它們保持在最佳狀態• 甲狀腺、腎上腺、胰腺所分泌的各種荷爾蒙的交互影響• 細胞分裂、自噬、凋亡與老化的過程• 碳水化合物、脂肪與蛋白質各自在人體裡的代謝方式,以及它們所扮演的角色• 間歇性斷食、生酮飲食的原理與注意事項• 粒線體為何被譽為「人體發電廠」?透過耐力訓練來增加粒線體的數量有何重要性?• 「基礎代謝率」與「活動代謝率」是什麼?進行重量訓練,為何可以提高身體的總能量消耗率並預防肌少症?• 中年之後會出現的新陳代謝問題有哪些?該如何解決?透過全面的解說與親切的叮嚀,德國健康專家弗洛伯斯教授邀請你探索新陳代謝的奧妙。你將會發現,新陳代謝是個懂得自我調適的系統。透過均衡的飲食及耐力與重量訓練,你可以擺脫你的健康困擾,逆轉過去對身體做的錯事,在人生下半場享瘦又健康。德國大約有一萬多本關於新陳代謝的書籍,但大多數都相當膚淺。相反地,運動科學家弗洛伯斯教授的作品提供了完整的基礎知識,而且適讀的對象不光只是中年人而已。對於科學知識,他一點都不放過;雖然有些讀者可能會覺得有些知識太偏向生物化學,但在瞭解新陳代謝的過程與影響,藉以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這一點上,這些知識相當有用。大家都明白,不良的生活方式,從一開始就會對身體的新陳代謝帶來負面影響。弗洛伯斯教授為我們燃起了希望:透過控制新陳代謝,我們可以掌控老化的過程,尤其是體重。儘管這並不是一個每個人都必定能夠實現的目標,因為每個人的身體在老化時都會有不同的特定方向。不過,這本書奠定了理解這些過程的基礎,而讀者必須根據自己的個人特質與需求,來成功地活用這些知識。——BIO Magazin
庫存:2
定價:580 元, 優惠價:9 522
你聞到了嗎?:從人類、動植物到機器,看嗅覺與氣味如何影響生物的愛恨、生死與演化
滿額折
作者:比爾.S.漢森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3/01/05 裝訂:平裝
一場大開「鼻」界之旅!最不引人注意卻最千變萬化、令人驚奇的感官──嗅覺 丁宗蘇|國立臺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教授兼系主任李亞夫|國立成功大學生命科學系教授林思民|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系優聘教授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黃仕傑|科普書籍作者/外景節目主持人黃貞祥|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溫佑君|肯園香氣私塾負責人寒 波|科普作家/《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版主──讚譽推薦 氣候變遷也改變了大氣中的氣味?蚊子是如何聞出哪裡有鮮血的?植物有嗅覺嗎?魚類如何用氣味溝通?人類的嗅覺有多敏銳?──我們聞的不只是氣味,而是關於這世界的一切訊息。 「春意盎然,剛剛翻過土的田野散發出一股獨特又宜人的香氣。那獨一無二的氣味喚醒你大腦裡的印象,將你拉回往昔那個春意融融、農地裡的土壤透過孔隙呼吸的時刻;彷彿那段時光一直靜靜地躺在我們的腦海裡,只等待正確的氣味觸動我們,使記憶再度鮮活。」 歡迎加入嗅覺專家比爾.S.漢森的奇幻之旅!從昆蟲到人類的各種生物,都運用身體的感官系統探索環境並與同類溝通。在演化的過程中,各式各樣的物種也開始更加倚賴特定的感官能力來獲得外界訊息。蟋蟀與蝙蝠十分仰賴聲波,蜻蜓和人類通常最信賴視覺,蛾、豬、狗則擁有格外敏銳的嗅覺。 但人類實在太依賴視覺,以至於常常忽略了其他感官能力的存在──尤其是嗅覺!我們可能會誤以為人類不像其他物種那麼依賴嗅覺,然而如果你曾為遮掩體味而煩惱,或是曾遭受嗅覺喪失之苦(也許是感染Covid-19),就會確信嗅覺在我們生命中的許多重要層面依然扮演著關鍵角色。透過本書,比爾.S.漢森告訴我們「嗅覺」的重要性與厲害超乎你我的想像──● 鮭魚能夠辨識與出生的溪流完全吻合的氣味分子,藉此找到回家的路● 為了吸引蒼蠅,死馬海芋竟完美演化出腐屍的氣味與外型● 只有幾毫米大的蠹蟲透過氣味交流,組織摧毀了上百萬立方公尺的巨木森林● 塑膠廢棄物在水中釋放的二甲硫醚分子,對海鳥、海豹、鯨魚與海龜來說是食物的氣味……是時候好好認識我們和其他物種的「鼻子」了。打開這本奇幻的嗅覺之書,一起來一場大開「鼻」界之旅吧! 【各界讚譽】「作者試圖破除一些迷思,例如鳥類其實沒什麼嗅覺能力這事,原來純粹是基於早期偏頗的觀察……也探討了我們如何能夠利用嗅覺來造福人群,讓我們不僅耳
庫存:2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欲望分子多巴胺:帶來墮落與貪婪、同時激發創意和衝動的賀爾蒙,如何支配人類的情緒、行為及命運
滿額折
作者:丹尼爾.利伯曼; 麥可.隆  出版社:臉譜文化  出版日:2023/01/05 裝訂:平裝
為什麼在得到之後,「渴望」常常變成「失望」?又是什麼讓人類萌生許多奇思妙想,推動世界的改變? ★博客來、誠品、讀冊生活、城邦讀書花園 四大書店當月選書★長踞亞馬遜書店認知心理學類、神經科學類 雙榜首★獲選新世代獨立圖書獎(Next Generation Indie Award) 文森說書 YouTuber 文森說書白明奇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神經學科教授、老年學研究所所長謝伯讓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蘇益賢 臨床心理師——推薦 充滿危險和力量的雙面分子。 不論你有多自律,你心中的小惡魔應該還是曾經成功說服你做某些事,比如放縱地吃喝玩樂、大買特買,但在享受之後,心裡油然生起的後悔和罪惡感,又讓你發誓下次要建立起鋼鐵般的意志。但當誘惑來臨,意志力再度不堪一擊⋯⋯。為什麼會這樣呢?都是因為多巴胺! 多巴胺是一種由大腦分泌的賀爾蒙,會激起強烈的渴望,使我們為了得到某樣東西而打破誓言,甚至鋌而走險。但是,多巴胺不是邪惡分子。由於它讓人們著眼於尚未得到的未來,因此冒險、發明和創造,也都和多巴胺有關。研究發現,祖先遷移得愈遠的人類族群,擁有多巴胺受體的基因的情況就愈普遍;移民比例較高的社會,也有較高比例的創業家、發明家,甚至諾貝爾獎得主。多巴胺讓人們不滿足於現狀,於是敢於衝破框架,使社會朝更進步的方向發展。 因此,我們不需要排斥多巴胺,而該善用它的優勢,並在創新未來與享受當下之間找到微妙平衡。本書將以科學角度,帶你了解多巴胺對人類的廣泛影響,包括情緒、行為、決策及生活,也會讓你知道該如何妥善運用它,以發揮你最大的潛力,提升工作與生活上的效率。 這些都和多巴胺有關⋯⋯ ●為什麼菸癮、酒癮、毒癮那麼難戒?●為什麼熱戀期過了之後,有些人還是能長相廝守,有些人卻沒辦法繼續愛下去?●為什麼減肥中的人聞到漢堡的香味,即使根本不餓,還是會忍不住去吃?●為什麼就算在飢餓和戰爭的摧殘下,有些人仍能抱持對未來的樂觀?●為什麼科學菁英也常兼具藝術家的靈魂?又為什麼天才的人際關係總是很糟糕?●為什麼有些人樂於追求新事物,也很容易適應新環境? ▍好評讚譽 人的行為總是很有趣,想像幾個畫面:1. 一個青年正在猶豫要不要買架上最新的蘋果手機。他刷了卡
庫存:1
定價:420 元, 優惠價:9 378
舌尖上的演化:追求美食如何推動人類演化、開啟人類文明
滿額折
作者:莫妮卡・桑切斯; 羅伯.唐恩  出版社:商周文化  出版日:2022/12/10 裝訂:平裝
人類製作工具、獵捕動物、萬里跋涉、發展社交只為了──吃頓美食?獲獎無數的科普作家羅伯・唐恩,攜手人類學家莫妮卡.桑切斯結合神經科學、生物學、人類學,一探風味與味覺的發展之謎 吃東西,對動物的生存至關重要。味覺受器幫助動物避開劇毒與危險的討厭氣味;香甜的水果有助於吸引傳播者。然而進食不是只為了生存,吃美食更是為了快樂。 在本書中,廣受歡迎的生物學家唐恩和人類學家桑切斯攜手合作,探討演化史上長久被忽略的主題──風味與味覺。打破「進食只為生存」的傳統論調,提出大膽的新觀點,從演化角度說明為什麼美食會令人愉悅,又如何引領了人類文明的進程。 為了捕捉美味獵物,人類發明各種工具,甚至造成物種滅絕;用火開啟了烹飪的無限可能,也造成味覺與大腦的巨大改變。香料與發酵文化不僅為了保存,更為了那令人上癮的口感;我們也是少數能夠學習愛上某些味道(包括恐怖味道)的物種。對於分享美食的熱愛,更與社交、語言、文化傳承息息相關。 結合考古資料、科學研究與實地踏查,這本老饕之書帶領讀者走過數百萬年的風味歷史,將改變我們對人類演化的看法,以及我們對食物、味覺享受的思考方式。◆原始人開始用火,是為了來場BBQ?靈長類學家理查.蘭翰姆(Richard Wrangham)認為:人類祖先可能是因為食用熟食,才得以獲得足夠熱量、演化出更大的腦部。火最終帶來了內燃機、現代城市、現代戰爭、網際網路等等無數技術革新。但人們最初開始用火,可能就只是為了讓食物更好吃。◆人類勤種穀物,是為了要釀更多啤酒?植物學家提出的假說指出:人類首次在食物製作過程中馴化的生物,就是製作酸啤酒與酸種麵包時使用的微生物。人類發現餵養這些微生物需要穩定的飼料來源,於是人類開始種植穀類。人是為了製造啤酒所以馴化微生物、為了餵養微生物進而馴化穀類,微生物反而成為食物史的主角,穀類則位居配角。◆猛瑪象不幸滅絕,跟牠的肉太好吃有關?風味是人類祖先決定獵捕哪些物種的判準之一。大部分克洛維斯獵人偏好的獵物如今都滅絕了,而且很多似乎曾經是很美味的物種。他們製作克洛維斯矛頭,更有效率地殺死巨大的地懶、猛瑪象或乳齒象等動物。猛瑪象的腿肉似乎非常美味,但是嘛,你已經沒機會品嚐到了。◆一起吃飯的快樂,造就了人類文明的誕生?與人共餐讓食物更好吃,因為同伴的存在與彼此分享的故事,會提升我們的愉悅感。語言複雜化的過程,跟用
庫存:1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視覺系統的臨床解剖生理學
滿額折
作者:Lee Ann Remington; Denise Goodwin  出版社:台灣愛思唯爾  出版日:2022/07/13 裝訂:平裝
國內外一致推薦的眼部解剖與生理學最佳教材,第4版為您帶來更完整、更新的內容!《視覺系統的臨床解剖生理學》第4版提供的眼部解剖學和生理學知識,足以讓您透澈理解這門複雜的學問。本書內容對於認識和理解特定臨床情況,以及這些情況與解剖構造的關係,奠下了紮實的基礎。這本簡明扼要、引用資訊完整的教科書,涵蓋了眼睛的臨床解剖學、附屬結構、視覺路徑,以及組織學的內容,正是您在課程學習、國家考試和臨床實務必不可缺的最佳教材。 以生動的全彩插圖為特色,幫助您直觀地了解眼睛的臨床解剖學,以及視覺系統疾病背後的細胞生理學。 全書強調臨床應用,讓您更加理解疾病和功能障礙的發生過程。臨床評論專欄針對臨床情境、疾病和治療,提供了重點整理。 加入了新的OCTA、MRI和CT圖像,以臨床視角展示了眼部解剖構造。並以OCT技術,描述視網膜層、玻璃體的組成、角膜和前房角的解剖,以及脈絡膜和視網膜的血管。 涵蓋了當前關注的主題,如眼睛發育中必不可少的基因、隨著近視發展而發生的鞏膜和脈絡膜變化、角膜緣幹細胞,與年齡有關的黃斑退化和VEGF療法,以及青光眼微創手術。
庫存:4
定價:1260 元, 優惠價:95 1197
燃:最新研究,揭開身體究竟如何燃燒卡路里、減肥、保持健康!
滿額折
作者:赫曼‧龐策  出版社:方舟文化  出版日:2022/05/05 裝訂:平裝
得跑多遠,才能把一個甜甜圈的熱量完全燃燒?咖啡或其他超級食物真能「促進」新陳代謝?運動不會讓你瘦?讓人大吃一驚的「代謝的科學」! 英美亞馬遜分類TOP 1,售出14國語言版權登上《新科學人》封面故事,《紐約時報》專文報導一場橫跨演化生物學、生理學和人類學的歡樂之旅打破「燃脂」迷思,重新認識飲食、運動和代謝的三角關係!撐得過飢荒,卻逃不過肥胖?關於新陳代謝,原來我們都想錯了……▲我們的細胞比恆星更亮眼,同質量下消耗的熱量是太陽的一萬倍▲人到中年,代謝不會變慢,會胖只是因為吃太多▲一個甜甜圈的熱量,至少要跑四點八公里才能完全燃燒▲懷孕的熱量成本總計約八萬大卡,是最極限的人體馬拉松▲運動也不是多就好,過量反而會減損性致或導致經期紊亂▎動再多也沒用!肥胖為何成為現代人的宿命?人的身體一天需要燃燒兩千大卡,所以只要我們多做運動,加大熱量消耗,就能減到理想體重,對嗎?很可惜,答案沒那麼簡單!為解開新陳代謝機制之謎,杜克大學演化人類學教授赫曼.龐策決定從人類最早期的生活型態開始探尋。他深入非洲,露宿於飢餓的獅群旁,與當地狩獵採集部落打交道,收集科學數據;又前往喬治亞的小山村,挖掘人類化石,分析飲食演變。透過冒險般的經歷與超過二十年的研究,終於發現人體代謝的驚人真相!龐策發現,坦尚尼亞的哈札族,為了狩獵採集,一天走上五小時的路,但他們一天的熱量消耗卻和歐美久坐辦公室的白領相去無幾。從長期來看,光靠運動無法增加整體熱量消耗,因為大腦會根據身體活動情況,調節能量分配。大饑荒時,這是有助生存的絕佳演化策略,但在活動量偏低、生活中充斥誘人加工食品的現代社會中,卻將我們帶上注定肥胖之路。▎原來減重這麼簡單?流行飲食法沒告訴你的事但好消息是,減重也比你想像得簡單,不需要市面上各種讓人眼花撩亂的流行飲食,只要把握幾個原則,降低熱量攝取,你甚至用不著餓肚子!書中駁斥了各種減重狂熱的飲食法,諸如原始人、生酮甚至純素飲食。他逐一探討所有飲食法得以減重成功或失敗的原因:關鍵只在卡路里。與此同時,運動仍是必須,雖然它和減重關係不大,但能讓身體功能維持在最佳狀態,讓你長久保有清醒的大腦、良好的心肺功能與活動能力,甚至減少慢性發炎,紓解壓力並改善情緒,降低生殖系統癌症(乳癌和前列腺癌)的風險。每天至少三十分鐘的運動,死亡風險就減少一半;每天一小時的劇烈運動,就能抵銷久坐辦公桌前的負面健康影響。▎生為「火生」物
庫存:3
定價:480 元, 優惠價:9 432
讓體液流起來:促進脊髓液、淋巴液、血液循環,啟動自癒力,消除各種疼痛
滿額折
作者:片平悦子  出版社:世茂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02 裝訂:平裝
搞定體液,啟動自癒力!改善三種體液循環,讓身體主動痊癒。人體有70%是水分,身體可說是顆大水球。體液循環不佳,導致體液淤積。而淤積在體內的體液就是身體痠痛不適的元凶!常常覺得身體痠痛,但總是找不出原因?體液負責把營養送往全身,並把老廢物質帶出身體。因此,一旦體液「淤積」,身體的病痛就會找上門!人的體內充滿水分,成人約60~65%、老人則是50~55%,這可說人體內充滿水,而骨骼、肌肉、內臟、大腦在身體這顆大水球裡飄浮著。如果水球裡的水髒了,身體自然病痛纏身。而產生髒汙的原因就是水管無法順暢流通!人體這個水球裡有許多細微的「血管」和「淋巴管」,體液便在這些管子內循環。一般常聽到血液、淋巴液等,這些統稱為「體液」。但有一種非常重要的體液卻很少人知道,那就是「腦脊髓液」。只要知道三種「體液」的重要性,以及促進循環的方法,就能變得比以前更年輕、更健康。・「體液」是什麼?・為什麼「體液」如此重要?・怎麼做才能讓「體液」在良好的狀態下生產、循環,保持健康的身體?●姿勢不良的體液「淤積」是腰痛的原因!●顳顎關節痛是因為肩胛骨或腋下、頸部周圍的體液循環變差。●肩膀動不了是因為肩關節和體液循環不好。●容易喘、經常胸悶跟腦脊髓液有莫大關係!●改善體液循環也能矯正駝背和O型腿
庫存:3
定價:330 元, 優惠價:9 297
不可思議的你!:跟我們一起來認識你的隱私部位
滿額折
作者:蓋兒‧薩姿-作; 林恩‧克拉瓦斯-繪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精裝
◎一本輕快健康的兒童身體認知指南,帶你認識自己的身體。仔細地看一看鏡子裡的自己,你看到了什麼?頭、手臂、手掌、腿,還有腳ㄚ……這是大家看得到的部位。但那些別人看不到,只有你可以看到的部位呢?它們是做什麼用的? 「媽媽,小嬰兒是從哪裡來的?」 許多父母很怕孩子問這個問題,然而孩子終有一天(而且通常是在幼兒時期)會有此一問。 《不可思議的你!:跟我們一起來認識你的隱私部位》就是專為年齡幼小的孩子所設計的,他們在這個時期,對性方面已開始有所認知,但又還不到適合去了解性行為的階段。透過本書溫暖又坦誠的筆觸,提供切合年齡的適當資訊,清楚地說明了傳宗接代、分娩,以及男生和女生的身體構造有何不同。 作者薩姿醫師輕快的口吻,使文字充滿了活潑的朝氣,加上繪者林恩.克拉瓦斯古靈精怪的圖畫,讓父母親可以用更健康的態度,自然地與年幼的孩子分享身體的成長!【本書關鍵字】性教育、身體構造、生殖器官 、衛教、身體自主權、懷孕、隱私部位【本書資料】無注音適讀年齡:4~7歲親子共讀;8歲以上自己閱讀【本書特色】1. 性教育,教孩子認識自己的隱私部位本書以淺顯易懂的圖文,向孩子介紹身體的隱私部位。2. 衛教觀念讓孩子了解各個隱私部位的正確名稱,以及正常的生理現象,從小建立正確的觀念。3. 身體自主權讓孩子認識並且喜歡自己的身體,進而懂得保護自己,不讓他人隨意碰觸。
庫存:1
定價:350 元, 優惠價:79 277
汗水的奧祕:有關流汗的奇思妙想與科學探究
滿額折
作者:莎拉‧艾佛茲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2021/12/29 裝訂:平裝
你永遠不用感到孤獨,因為你腋下的細菌比這個星球上的人口都還要多。◆透過羞怯、異味及不可思議的流汗科學◆◆成就了一本充滿活力、打破禁忌的著作◆《紐約時報》夏季最受期待好書、Amazon讀者4.4星好評!出汗可能是我們最奇怪的生物功能,但同時也是最重要和最不為人所知的功能;在本書中,莎拉·艾佛茲深入探討了汗水在人體中的作用――以及在人類歷史中的作用。為何汗水是鹹的?為何壓力大時會出汗?為何有的人會出五顏六色的汗?除了單純臭味或所謂的費洛蒙,是否應該擔心「老大哥」會追蹤從汗水中滲出的數百種分子;還有那些揭示健康和惡習祕密的分子?艾佛茲的有趣調查將讀者帶到了世界各地――從她參加約會活動的莫斯科,人們在那裡嗅汗以尋找愛情,到紐澤西州,公司聘請訓練有素的腋窩嗅探師來評估其防汗產品的功效。在芬蘭,艾佛茲探索了傳說中蒸桑拿的樂趣和所謂的出汗對健康的好處,而在荷蘭,她潛入了桑拿劇院的場景當中,裡頭則充滿了服裝、特效和毛巾舞。在此過程中,艾佛茲追溯了人類控制汗水的長期追求,最終形成了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除臭劑和止汗劑產業。她表明,雖然出汗可能令人討厭,但我們體內複雜的「溫度控制策略」是人類最強大的生物學特徵。艾佛茲以極大的熱情深入研究和寫作,本書是對人類生活中平凡通俗但引人入勝的事實之全新詮釋。本書重點我們得承認、並感恩,在人類歷史進程裡,排汗協助我們適應地球上許多新的環境;人們幾乎可以在所有環境生存,只要不讓地球暖化到不再適合生存的地步。本書將告訴你:1什麼才是正確的「流汗養生」;真實了解「出汗機制」,不刻意「止汗」傷害到身體的健康。2了解我們如何在演化史上勝出;現代智人如何使用「流汗」這項利器,取得凌駕於所有物種之上的適應能力。3從心理、生理,乃至於歷史、文化層面了解流汗並不可恥;與汗水隨之而來的體味,更是與微生物菌群同生共榮、生而為人的證明。4從更宏觀角度觀看上天賜予我們的自然生理機制;即便是小如流汗也對個體或群體的生存有重大意義;以及該如何因應未來劇烈的氣候變化。5認知到你我身上除了汗水獨一無二,每個人也都自成生態系,是一座小宇宙。6讓人輕鬆吸收到當代科普的精髓;雖然講的是「流汗」,但作者旁徵博引地涵蓋了歷史、經濟、心理、醫學、生物等各學科,自然詼諧的筆觸,讓所有人都可以毫無壓力地一口氣讀完,充分啟發對於大眾科學的理解。國際好評有關汗水的必要性和種種好處,是有趣且啟發人心的指南..
庫存:2
定價:380 元, 優惠價:9 342
  • 1
  • 2
  • 3
  • 4
  • 5
  • 6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