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成長 X 門徒訓練 X 靈性塑造 最佳參考書✔為什麼教會事工如此忙碌,卻仍無法契合會眾的靈性需求?是什麼讓教會領袖忘記了初衷,在龐大的工作量中喪失了目標?還需要做些什麼,才能讓教會群體的整全生命恢復活力?在這娛樂至上、物質當道的後現代社會,有許多人注意到自己靈性上的需求而來到教會。但是,卻常常在體驗到教會群體的溫暖關懷之後,發現門徒訓練、造就課程、探訪外展等活動讓教會生活忙碌不堪,而自己的靈性需求仍然沒有得到滿足,生命成長的渴望苦無支援,不知道在哪裡可以獲得幫助。面對這許多問題,本書作者詹姆斯.威霍特的答案是,教會需要將「幫助信徒學像基督」的使命,重新放回所有行動的核心。學像基督是屬靈成長的目標,而靈性塑造是我們成長改變的方法。本書為基督徒的靈性塑造提供了豐富完整的資源,更特別聚焦在教會本身,該如何成為基督徒靈性成長的發源地,以及整個會眾群體如何致力於參與在每個人的成長過程中。作者提出四種屬靈上的委身,作為建構靈性成長的重要支柱:接受上帝無盡的愛與恩典以獲得成長的力量;牢記基督的救恩並讓福音貫串我們的一生,永遠記得我們的身分與歸屬;回應他人與這世界需要的同時,體會服事是出於聖靈的大能,並在群體中發覺聖靈對我們個人的獨特呼召;連結於群體的個人,將會深刻認識到上帝設計的靈性成長之路,就在群體之中。靈性塑造是教會存在的目的,建立教會就是為了建立靈性。當教會能夠幫助會眾在忙碌生活中,更多關注生命中那些看不見的部份,屬基督的群體將深深扎根於上帝恩典的營養土壤裡,健康成長、逐漸茁壯,結實纍纍。威霍特所寫的這本書,正正切合了這時代最迫切的需求⋯⋯帶著一顆溫暖睿智的心與柔和謙卑的智慧,他鉅細靡遺地讓讀者了解,如何將靈性塑造重新放置於我們作為基督門徒的服事核心。本書協助每一個致力於實踐大使命的人,發現究竟哪些操練能真正幫助我們效仿基督,並能切實地評估成果,以便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做出必要調整。――魏樂德(Dallas Willard)堅實的神學根柢、豐富的教育意涵、溫柔的恩典基調—本書強而有力地回應了魏樂德對教會發出的挑戰,呼籲我們對群體取向的靈性塑造投以更大的關注。牧者與教會教師們將從本書獲得豐富資源――良好的靈性塑造文獻、總結、故事、操練步驟,能引領並幫助讀者分辨效仿基督的成長路徑。――克勞斯‧伊斯勒(Klaus Issler),著有《與神一起浪費時間》(暫譯,Wasting
信主開始,屬靈生命必經歷學習成長,進而長大成為門徒,建造教會。阿根廷牧師歐迪慈(Juan Carlos Qutiz)和德國的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以及中國的倪柝聲一樣,對於愛、主權和門徒職分的體驗很深刻,使他能察覺出耶穌的教訓之真義。他牧會時,會友在兩年間由184人增加到600人。從教會增長角度來看,原本是令人羨慕的事,然而他發覺整個教會像一部經過設計、保養良好的機器,當中卻有一些不對勁,他必須相當努力,機器才能正常運作;若他稍有鬆懈,機器運轉也就慢下來了。於是他來到神面前求問神哪裡做錯了,後來神讓他看到問題所在,也逐漸啟示他一些改變的原則,本書即是他在經歷這些改變的心得。歐迪慈談到,每個基督徒都應成長,學習如何讓一個初信者從吃奶到吃乾糧,成為基督身體的一塊磚;進而明白自己是僕人的身分,甘心樂意服事主,成為門徒,時時調整自我,願意接納弟兄姊妹,也接納未信主的人;學習彼此相愛、為人捨己,在基督裡合而為一,使教會的質與量都經歷到真正的「長大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