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浩劫,一字未減!當代中國不能說、卻也無法抹去的歷史,真實呈現中國知識分子的文革經歷與創傷。賈平凹最具個人傳記色彩、最看重的作品,書寫父親及自己生命中的重大轉折。這本小說對賈平凹而言具有特殊意義。《青蛙》寫的是一個農村少年初識傷痕滋味、尋求蛻變之路的故事。小說裡的鄉村教師原型不是別人,正是賈平凹的父親。故事裡的安生可以視作少年賈平凹的化身。文革的狂暴,青春的懵懂,生活的艱難讓他無以為對,轉而從自然環境求取解脫。賈平凹的敘事一平如水,潛藏其下的恐懼與戰慄却無比真切。 ——王德威(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暨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駐足在百年歷史的分節點,兩代人的交替線賈平凹以父親的生命經驗,揭開文革的創傷,赤裸、沉痛卻帶著一絲抒情 「再寫《青蛙》,我想,對我創作而言,從此這一頁徹底翻過。」——賈平凹狗守家護院是叫,青蛙守家護院是不叫,突然的不叫更讓人警覺。1966年至1976年間,中國發生了全國性政治運動,長達十年,鼓動學生組織「紅衛兵」發起鬥爭革命,將個人崇拜推上頂點,學生們以「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為口號展開批鬥,並毀壞古文物,大量政要及知識分子受害,使中國社會在道德、文化、經濟上都遭到毀滅性打擊。故事的起點在雜村,村子起初沒有名字,周邊的方鎮作踐這裡的村人姓雜,於是叫雜村。文革發動後,這裡改名叫團結村,離村子不遠的地方組織了「學習班」,安生的爹原是擔任教師的,在此時卻是第一批被送進去的對象,理由便是「反革命」。學習班裡三、五天就有人死掉,有說被打死的;有說是自殺的,安生他爹倒是被放出來了,他被放在竹筐裡,抬出來時他窩倦在竹筐裡,斷了一條腿,至此,他爹從村子的驕傲成了村子的恥辱,他經歷了什麼是世態炎涼,什麼是看人的眉高眼低,安生不甘心,可他該向誰討?該報復誰呢?坦白從寬,抗拒從嚴,學習改造,重新做人。學習班裡的人齊聲喊道,被送進去的人都是階級敵人,所以需要學習改造,但什麼才是重新做人?怎麼重新做人?比如把他們五花大綁了吊在屋樑上,比如裝在麻袋裡,把麻袋又放在桌子上,用竹片子抽打,不能動,一動就從桌子上掉下去。用這些手段時,階級敵人有的會哭叫,這些哭叫,此起彼伏,非常難聽,於是各組配備了一台收音機,一有哭叫就放革命歌曲。安生他爹從學習班出來後,變得沉默寡言,但是在偶爾間,他會突然地張嘴發出長長的一聲:啊——!那不是呻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