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獲美國亞馬遜 4.5顆星評價!「施予是必要的,但更要知道如何施予。」"It Is Necessary to Give. It Is More Necessary to Know How."我們常常在思考人行善或作惡的緣由,卻往往百思不得其解,儘管其中有幾個顯而易見的理由,例如罪惡感、自責、害怕杜會責難、宗教導引,甚或是對於最終審判的恐懼,但為什麼有些人就算天塌了也難有什麼慈善作為,有些人看到遊民接近時卻會主動掏出錢來?是什麼樣的施予滿足了那些施予者的需求?那樣施予的需求又是從何而來的?其間有何法則呢?將近一千年以前,偉大的哲學家及醫師麥摩尼地斯(Maimonides),亦即希伯來人所知的藍邦(Rambam),藉由思考「公義」這個問題,而從中領悟出「慈悲之梯」(The Ladder of Giving,又名 The Ladder of Charity)。【麥摩尼地斯的八級階梯】(The Ladder of Giving / Charity)麥摩尼地斯的八級階梯是由頂端最高階段的施予開始寫起,一路寫下來,從理想到現實,各階段主題為「勉強」、「比例」、「懇求」、「羞愧」、「界限」、「腐敗」、「匿名」、「責任」;最低階是屬於吝嗇的施予者,頂點則屬於能幫助窮人自給自足的施予者。◆ 第一階 勉強:吝嗇地施予(Reluctance: To give begrudgingly)◆ 第二階 比例:不是很適當地施予給窮人,但卻樂意這麼做(Proportion: To give less to the poor than is proper, but to do so cheerfully)◆ 第三階 懇求:窮人請求後才給他們錢(Solicitation: To hand money to the poor after being asked)◆ 第四階 羞愧:在窮人請求前就給他們錢,但是冒著讓接受者覺得羞愧的風險(Shame: To hand money to the poor before being asked, but risk making the recipient feel shame)◆ 第五階 界限:施予給你並不認識的人,但讓他們知道你的名字(Boundaries: To give to someone you don't know, but allow you
面對人際衝突與困境,情緒怎麼安放?傷痛怎樣放下?又該如何不再為關係所苦?「當你放手,他人和宇宙的善意就會流進來。」人際相處皆有禪,起居坐臥盡是道。帶著無分別的平常心、慈悲心,自能柔軟自在,怨恨無由生起。★從家人、同事、伴侶、朋友到自己,領略人際關係的禪意美學★英國知名禪修老師,跨界弘化,學會不再為討厭的人煩憂★以13個禪練習,活出「平常心是道」不起分別妄念的心,就是平常心。在生活中我們認為很麻煩的人,其實也跟你一樣,都是這個宇宙的體現。我們彼此緊密相連、深深相依,若能以整個身心,去參透「眾生即我,我即眾生」,能讓你擁抱完整的自己、全部的生命,以及整個宇宙的愛。作者馬克‧維斯莫奎特,擁有英國金三角名校之一、倫敦大學學院(UCL)天文物理學的博士學位。但他一開始之所以投身高階的科學研究,是因為遭生父性侵、背負創傷長大的他, 認為這樣能和麻煩的人際關係,保持安全距離。但這樣的抽離,卻無法扭轉他內心的痛苦。最後,在禪門之下,他終於發現轉化人際煩惱的禪心智慧……真實的人際關係,不是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點亮心燈,照見各自的傷痛,並學習療癒。閱讀本書,讓你透過生命的麻煩人物,觀照自心,活出平常──▋PART I 覺察人生中碰到的麻煩人物,如何能成為我們的老師?你的行為中,又有多少貪嗔痴?在第一部分,會學習以正念看待情緒與行為,並引用禪宗公案,以指點迷津、了解自己的執念,進而從人際煩惱中覺醒,啟發慈悲心。▋PART II 修練第二部分,從同事、朋友、伴侶、家人、鄰居等七大日常面向進行闡述,搭配真實案例。看看故事中,人們如何應對難搞人物,並從中掌握「不生氣的法門」、體認「原諒」的真義等療癒指引。▋PART III 真正的修行第三部分的重點,放在那些傷你最深的人,如施虐者、或讓你遭受椎心苦痛的人。究竟,要如何踏出寬恕的第一步?此外,也會研究另一個麻煩人物:自我,並學會把「愛自己」視為日常修行。▋PART IV 人人皆佛第四部分要講的重點,是如何看透「有分別」、「不變的自我」等假象,體會到宇宙萬物彼此共生共存。如此一來,便能開始把人生中的麻煩人物看成佛,學著更徹底放下。☑親情 ☑愛情 ☑友情 ☑自我 ☑人生 ☑價值觀15堂最深入淺出的禪理分享,領略人際關係的禪意美學,帶你找到方法,活出「平常禪」,重拾一念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