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社會人文 / 社會學 / 禮俗 / 民俗學/各國風俗

255筆商品,2/13頁
元宵節的故事:煮湯圓敬火神(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朱懿懿  出版社: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 175
新年的故事:年獸來襲!(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朱懿懿  出版社:幼福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0 元, 優惠價:7 175
传统造纸村落的弹性生长(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谢亚平  出版社: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2/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内容包括:传统手工艺村落的跨学科研究、基于田野设计实践(FDW)的地域活性化理论、于四川乐山市夹江县马村乡开展的田野设计实践(FDW)报告、家庭手工艺生产改变生活空间等,主要通过对夹江传统手工造纸术的历史与现状研究,探索传统村落振兴建设的“有效性”。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40 元, 優惠價:7 238
消失的餐盤:走訪五大洲的傳統飲食文化巡禮,探查稀有食物從盛產、瀕危到復育的變革之路(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丹.薩拉迪諾  出版社:高寶  出版日:2023/11/29 裝訂:電子書
★《紐約時報》書評編輯精選,《柯克斯評論》、《書單》星級書評 ★Amazon編輯精選最佳非小說類選書 ★Amazon 4.6星、權威書評網站Goodreads 4.29高分好評 榮獲詹姆斯‧比爾德獎、英國食品作家協會獎、弗南梅森餐飲獎、珍‧葛里森信託獎的BBC資深飲食記者丹‧薩拉迪諾 傾力巨作 不論是在台北、倫敦、洛杉磯或里約熱內盧, 我們都能吃到壽司、咖哩、披薩和麥當勞, 看似方便多元,其實顯示人類正面臨史無前例的飲食同質化危機。 人類曾經食用約六千種植物,如今只剩下九種被當作主食,世界各地的作物與牲畜品種大同小異。我們發現了更多驚人的事實:  全球過半數乳酪是用同一家公司生產的細菌和酵素製造  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大部分豬肉都產自單一基因品種  即使有多達一千五百種不同的香蕉,香芽蕉卻壟斷全球香蕉市場 屢獲殊榮的BBC資深飲食記者丹‧薩拉迪諾在本書中指出,在過去一個世紀裡,人類的食物種類正急劇下降,成千上萬種食材正步向絕跡。 單一化作物缺乏抵抗力與適應力,一旦面臨極端氣候變化或病蟲害蔓延,將嚴重威脅糧食安全。 請跟隨丹的腳步,環遊全球,深入產地,認識三十四種食物的起源與歷史,見識當地居民耕種、採集、狩獵、烹飪這些食材的迷人故事,以及人們是如何蒐集、保存、復育稀有品種,致力於守護物種多樣性。 本書描繪了打造永續糧食系統的藍圖,邀請你改變對食物的想法和行動,從選擇三餐開始,拯救自己所在地區的瀕危食物,走向味覺、文化與生態都依然豐富繁盛的未來。 ▌各界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余宛如|《明日的餐桌》作者 徐仲|食材文化研究家 張健芳|食物旅行家 莊祖宜|作家 番紅花|飲食生活作家 童儀展|食力foodNEXT創辦人暨總編輯 楊語芸|上下游新聞總編輯 蔡珠兒|作家 (依姓名筆劃排列) ▌全球盛讚── 「《消失的餐盤》講述了數十種瀕臨滅絕的食物的故事,並為拯救它們提出了合理的理由,其中念舊和感傷只占了很小的部分。薩拉迪諾就像十八歲的背包客一樣滿懷熱情志願,他願意走訪偏遠地區,那裡可不是美食作家平常會去的地方。這是一本深刻的人文書籍,薩拉迪諾對地方與事物的觀察與描述如同攝影般精細。」——皮特‧威爾斯(Pete Wells),《紐約時報》書評 「引人入勝……對傳統食物的愉快探索,同時也傳達了嚴峻的警告:我們種植的時間已所剩不多。」——《柯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8 元, 優惠價:1 448
乳房的歷史:西方的宗教、家庭、政治與資本主義如何建構出乳房神話,及其解放之路(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瑪莉蓮.亞隆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2023/11/02 裝訂:電子書
◥◣◥◣幽默慧黠,直率尖銳,旁徵博引◢◤◢◤ 全面展示了西方歷史中乳房所乘載的多元意涵及流變 完整注釋│經典重現│成令方教授專文導讀 乳房如何被視為神聖不可侵犯,同時是使夏娃墮落的蘋果; 如何被當作愛國主義者的政治手段,又為資本主義帶來巨大的商業利益; 如何帶給女性束縛,又為女性開啟解放之路 誰擁有乳房?當乳房的使用權和詮釋權一再移轉,它將往何處去? ◥◣◥◣一部至今無人能出其右的女性身體文化史◢◤◢◤ 成令方(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教授)、范情(台灣女性影像學會顧問)、余貞誼(高雄醫學大學性別所助理教授)、蔡宜文(作家)、李欣倫(作家)、林蔚昀(作家)、陳芯宜(導演)、烏烏醫師(婦產科醫生)、柯昀青(性平與人權工作者)、鄭治桂(台灣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露點推薦 ◇希臘古典文學裡的亞馬遜女戰士剽悍、獨立,傳說中她們割除右乳以方便拉弓。 ◇亨利八世下令砍頭的皇后安.波琳,被誣指為有「第三個乳頭」的女巫。 ◇十六世紀的醫界認為乳癌起因於體液的腐敗或凝結,應採放血治療。 ◇十八世紀以前,英法家庭普遍聘請奶媽,巴黎甚至成立過「奶媽局」,保障她們的預付薪資。 ◇十八世紀中期,衛道人士將母親親自哺乳與社會改革連結,親餵成為平等政治的教義之一。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戰鬥機上經常繪著裸胸美女,愛國民眾還能把雜誌女郎的照片免費郵寄給前線士兵打氣。 ◇十九世紀末,美國百貨郵購目錄開始出現琳瑯滿目的胸墊選擇,包含一種長得像馬桶吸把的「擴胸器」。 ◇現代設計師克麗絲汀.迪奧曾說:「如果沒有塑形內衣,就沒有服裝工業。」 在宗教和古典藝術的濾鏡底下,乳房時等待拯救,時而散發神聖光暈。 上流社會與下層階級的乳房,形象與待遇都因時代而異。 在男人眼中,它代表「性」;對嬰兒而言,它是食物; 女性拒絕哺乳會遭受撻伐,但公開哺乳亦是禁忌。 分類學上的「哺乳綱」,來自於十八世紀科學家對乳房的病態關注; 但到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乳房地位遠遠不及陽具。 無論如何,當資本注意興起,它都成了最好賣的商品。 《乳房的歷史》是女性主義史學家瑪莉蓮‧亞隆最重要的經典著作之一。她以女性視角出發,仔細清點、爬梳乳房在西方文化不同時期與脈絡下所被建構出的複雜形象,從乳房的神聖化到情色化,政治化到商品化,乃至於乳房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6 元, 優惠價:1 336
婚禮現場:主持人為什麼不早說?(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曾令潔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11/01 裝訂:電子書
◎入行滿10年的婚禮主持人──令潔,幽默分享婚禮現場的親身經歷,以及體會出的夫妻相處之道。 ◎婚禮只有一天,婚姻卻是一輩子,該如何面對籌備期的意見相左、處理婚姻中的衝突矛盾,兩性專家、心理諮商師各有見解,現在你還多了一個選擇:聽聽婚禮主持人怎麼說。 ◎無論寫作還是主持,令潔總能周全顧及每一個幸福的細節,這本書是200%的心血結晶,醞釀3年終於問世! 從學生時期就在學校擔任司儀、主持人──35歲的令潔,主持資歷已經25年;台大畢業的她,毅然放棄金融業、科技業高薪,回歸「老本行」,在婚禮上擔任幸福引言人。 婚禮現場,多得是賓客不知道的事,有些充滿趣味、有些溫馨動人、有些異常驚悚……令潔將入行滿10年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體會的夫妻相處之道,用全書40個篇章娓娓道來,一如她的主持風格,溫馨又歡樂,讓人笑中帶淚。 無論你是想「第一次結婚就上手」的準新人,或是希望習得「掌握婚禮氣氛100種方法」的主持初心者,抑或只是單純熱衷聆聽愛情百味的普通人類,都可以透過令潔輕鬆幽默的敘事,一窺愛的各種樣貌,獲得珍惜平凡生活的能量。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被誤解的老台菜(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黃婉玲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10/20 裝訂:電子書
忠實傳遞老祖先餐桌上歷經千錘百鍊的好滋味 「我在推廣老台菜時之所以不敢創新,並非我沒有創新魂,而是如果連原味都保留不住,那大家對老台菜的認知豈不就偏差了。」 只知「炸扁魚」而不知「爆扁魚」、桶筍鮮筍傻傻分不清、看不懂白菜滷為何能成為宴席大菜……台菜教母黃婉玲向來以老台菜傳承者自我期許,推廣老台菜十多年下來卻發現,很多人連聽都沒聽過古早味的菜名,遑論吃過。 「台灣飲食的根不能斷,斷了根,就猶如失根浮萍般隨波逐流,看著傳統台灣飲食文化如絮般飄往陌生的方向,迅速地凋零與走味,令人心酸也感到淒涼。現代人的生活飲食變得很國際化,對自己的根卻是陌生,甚至早已失去根而不自覺。」黃婉玲如此喟嘆著。 然而,她也從來沒有放棄希望,直言「被誤解只是一個美好的錯誤,一點也不沉重,希望透過書中的故事,帶領大家了解每道老台菜背後的脈絡,從中認識老姿態如何因為時代背景而改變模樣,這過程挺有趣,也反映了歷史的更迭。」期盼透過細細爬梳每一道經典佳餚的來龍去脈、實地示範烹調手法與叮嚀細節,把令人驚豔的傳奇好滋味再一次端到你我眼前!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 294
巷仔口的美食家:200+台灣最在地的小吃速寫X老店尋味(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王意馨(Leslie Wang)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3/10/05 裝訂:電子書
走進巷弄間的傳承故事 嚐盡第一手台灣風土與人情滋味。 食物,是你我共同的語言, 看著書中的食材和料理,彷彿活起來一般, 慢慢地動搖內心深處柔軟的心田 ‧滷肉飯的口味、名稱南北各異。在北部、中部稱為滷肉飯,是用刀切碎後再滷;在南部則稱作肉臊飯,先用機器絞碎後而滷。 ‧輕提、慢移、用湯匙接著,先開一個洞再吸湯,最後吃皮,這便是能嘗到小籠包最美味的方法。 ‧割包的外皮用蒸的,內餡的滷三層肉通常肥瘦參半,加入酸菜解油膩,無糖花生粉除了可提香之外還可吸收滷汁,最後加入香菜,perfect。 ‧用鯊魚魚漿製成的竹輪,炭烤師傅熟練地將魚漿均勻塗抹在鋼管上,再置於炭火上均勻滾動烤至金黃。 ‧把再來米研磨成漿,往鐵製大鍋內加水燒滾,沿鍋邊緣慢慢倒入,把蓋子蓋上,往下銼的米漿遇蒸氣熟而凝固,再取下後自然風乾,剪成一片一片。這就是鼎邊銼。 …… 台灣「呷飽沒」是一種日常問候,不管在什麼場合都可以此來代替「你好」的人情問候,「飲食」早已成為我們的共同語言,橫跨時間與空間,融合的多種不同文化和風土。 那麼「台灣味」是什麼? 「每個人心中的美味,或許就是在『吃』當下的回憶。」時間一久,記憶會漸漸淡去,但只要吃到相同的味道,便會喚醒最初的美好。 溫暖,質樸,充滿情感是 Leslie 畫所傳遞出來的感動,她慣於用筆觸本身來說故事,以食記的方式,從小吃出發,連結到地方物產,結合旅遊、飲食經驗……。形塑出台灣人的共同飲食記憶和自我身分認同。 專文推薦 型男大主廚客座主廚 陳佑昇 Nobuo餐廳行政主廚 Nobu Lee 李信男 晨光健康營養專科諮詢中心院長 趙函穎營養師 掛名推薦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葉怡蘭 boven 雜誌圖書館創辦人 周筵川 卡卡亂亂煮粉絲團 卡卡 中廣蔣公廚房掌門人 蔣偉文 百萬人氣YT頻道『蘿潔塔的廚房』 蘿潔塔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43 元, 優惠價:1 343
天山腳下的孜味:從烤全羊、手抓飯、大盤雞到饢坑肉,來一趟新疆饗食宴!(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王族  出版社:大旗  出版日:2023/08/01 裝訂:電子書
「一個人的家鄉,在他的鍋裡。」 ★★★ 各界一致好評推薦 ★★★ 焦 桐\飲食文化專家 眭澔平\世界文化史博士、旅行家 郭忠豪\食物史歷史學家、臺北醫學大學醫文所助理教授 孫宜君\一六八國際旅行社 董事長 許春梅\新店美食 姑蘇.藏書羊肉店主 【封面文案】 如果來到新疆做客, 熱情而又好客的新疆人,包準讓你把羊肉吃個遍才能離開。 蒸、煮、烤、燉、煎…… 餐桌上,你會看到各種料理羊肉的方式輪番上陣。 但,新疆不是只有羊肉, 還有手抓飯、大盤雞、饢坑肉、缸子肉、烤包子、黑磚茶……等異域美食待你發掘。 跟著作家王族一同品嚐新疆的好滋味! 【內容簡介】 從戈壁到大漠,從天山到盆地, 一邊沉醉於邊疆民族的壯闊風景, 一邊品嚐著新疆美食的悠然好滋味! ‧你說新疆人對饢的愛有多深? 「寧可一日無菜,絕不可一日無饢。」一塊饢,直接吃、泡著奶茶吃、包著肉串吃,還能和著西瓜、葡萄一起吃。不論哪種吃法,都必須先將饢掰開。甚至是掰饢,也很講究且極富儀式感,可見新疆人對饢的重視與喜愛。 ‧原來新疆的奶茶是鹹的? 在白哈巴有一句諺語:「只要你是我的朋友,進門就有一碗茶」,在新疆,但凡說喝個茶,一定是指奶茶。主人泡茶、加上羊奶、放一勺鹽巴,再端來一盤饊子,一碟酥油,讓客人自由添入,喝上一口,既有茶水的濃烈,又不失奶汁的醇香,再加上酥油的厚膩,也許新疆人喝奶茶喝的,就是這個味道。 回顧新疆生活二十年,王族透過記錄美食來回味在這片大地上的人事物,本書收錄了80種新疆特色美食,從烤肉、鮮蔬、瓜果、麵食、湯飯、茶飲到點心……。品著字句裡的辛辣甜鹹,以及屬於這些料理的歷史來由、製作工法。彷彿身處當地,傾聽著人們稀鬆日常的談天與說笑。 這不只是本美食手札, 更是一本濃縮千年淵源流長的歷史與文化之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7 294
陳鴻的美食散步(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陳鴻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3/07/27 裝訂:電子書
★★★陳鴻獻給老饕們的美食漫遊扎記★★★ 漫步熟悉的街頭巷弄, 三十種酸甜苦辣, 三十種喜怒哀樂, 滿載平凡生活裡的幸福滋味 從人見人愛的蚵仔麵線、溫暖人心的家常雞湯麵、學生最愛的社區媽媽廚房、吃出生活勇氣的沙魚烟,到突破菜色極限的法式無菜單料理、重現經典的創意台菜、承載眷村回憶的冰釀鴨、為愛而生的義式燉飯,再到大馬海南無肉料理、無罪惡感的健康手搖飲、賞花採花吃花的有機玫瑰花農場…… 吃的不只是料理的溫度與味道, 更是一種生命的滋味, 一種別處感受不到的體會...... ▍本書由知名美食家陳鴻親自尋訪台北、台中、花蓮、屏東,到鹽埕、左營、楊梅、北海岸、吉隆坡等大城小鎮,穿梭於大街巷弄,遇見那些熟悉的歡笑與笑臉、憶起那些童年的老味道、聽見那些老朋友背後的汗水與淚水,感受用心烹調料理背後的愛與溫暖。 暖心推薦 儘管眾聲喧嘩,他在字裡行間,仍堅持記錄下台灣街頭飲食的歷史軌跡,細數那些仍默默守護著你我成長記憶的吃食小攤。 ――台視新聞主播 侯乃榕 認識阿鴻已經20多年了,他始終堅持初衷,擁有探索美食與傳統文化的熱情,令人敬佩。在本書中,看到阿鴻透過食物傳達台灣的風土人情之美,相信讀者一定可以感同身受、細細品嚐其中的千百種滋味。 ――富邦文教基金會執行董事 陳藹玲 書中傳遞的,與其說是「說食」、「說美食」,不如說是「說人」、「說人生」。除了介紹大街小巷的美食之外,也搭配充滿個人情感的內容,讓我們在享用美食的同時,也了解每道料理背後蘊含的意義與廚師的人生故事,這是最令我動容的地方。 ――明新科技大學校長 劉國偉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1 300
形塑世界的13種食物:飢餓如何改變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亞歷克斯.倫頓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3/06/06 裝訂:電子書
BBC獲獎廣播節目《食物面面觀》(The Food Programme) 獻給飢渴心靈的食物歷史、奇聞軼事與趣味實用知識! 《風土經濟學》金鼎獎作家 洪震宇 台灣主婦聯盟生活消費合作社理事主席 彭桂枝 飲食生活作家 番紅花 ——品味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食物不只能填飽肚腹,也推動著人類的歷史進程! 得獎記者暨作家,帶你探索數千年來13種食物所展現的各式面貌。 過度發酵的麵團就沒救了嗎?! 昂貴品牌鹽跟普通鹽的成分不同嗎?! 橄欖油大國義大利竟是假油盛行的始作俑者?! 用牛奶製成的美味冰淇淋,曾是各種傳染病媒介?! 歐洲宮廷曾因君王嗜甜無牙,連張口微笑都成了忌諱?! 馬鈴薯疫病已被用來作為生化武器?! 穀飼雞吃起來可能沒你想像中健康?! 巧克力在過去曾是重要的戰爭軍糧?!…… 在本書中,得獎作家亞歷克斯.倫頓將帶領讀者踏上穿越古今、暢遊世界各地的旅程,從文化、社會、政治、科學、健康、經濟、產業祕辛等多元面向,探索諸如麵包、鹽、油、糖、香辛料、馬鈴薯、稻米、番茄、可可……等13種日常食物的歷史與發展,以及人類對其不斷增長的渴望,如何持續改變與形塑今日的世界。 透過倫頓時而風趣幽默、時而引人深思的文字,你將得以用嶄新視角看待食物,發掘食物除了提供養分、滿足口腹之欲外,也發揮了種種出人意表的功用,或帶來無比巨大的影響。像是為食物增添風味的鹽曾用來做為古羅馬軍團士兵的薪餉;歐洲各國過去為了確保製糖所得的利益所造成的非洲奴隸死亡人數,堪比種族大屠殺;食用雞肉對地球的傷害雖比食用豬肉、牛肉小,但雞隻所吃的大豆飼料,仍會造成大規模毀林,加速氣候變遷進程;「黑金」胡椒不只曾被用來做為木乃伊的防腐用品,後來也導致東南亞和印度各地遭歐洲列強殖民統治…… 本書除了搜羅與13種食物相關的種種歷史、知識與食譜(像是如何做出完美烤雞或薯條),也探討我們如何在享受美食之餘,亦能兼顧環保減碳、食物正義、勞工權益、永續發展等目標,為地球與所有生命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本書揭露了關於食物產業的各種軼事與真相。 ——《每日郵報》(Daily Mail) 充滿許多有趣資訊的好書。/引人入勝的作品。 ——Goodreads讀者好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1 350
登臺!明朝人時尚秀:圖解古裝衣冠之美(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陸楚翬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2023/06/02 裝訂:電子書
炎熱夏天,古代女人可以穿著清涼嗎? 明朝人竟有「男穿女裝」的叛逆潮流? 明代衣飾和配件如何彰顯日常儀式感? 古人婚喪嫁娶的衣著有什麼特殊規矩? 一窺古人著裝奧祕,重溫明代衣飾風雅! 以十二章三十個場景代入式寫法,五百多幅精美手繪圖及古畫介紹明代女性夏季著裝、男性著裝禮儀、不同身分的人正式拜訪時應穿的禮衣、出席宴會時的裝束、婚喪嫁娶的著裝、節日慶典的應景服飾、朝服的組成和穿著順序、時尚流行服飾、戶外運動裝、旅遊休閒裝等主題服飾。 透過對服飾解剖式介紹不僅可以了解古人的智慧與審美,還能為現代漢服的設計與穿搭、傳統文化的溯源與發揚起到借鑑的作用。 古代高跟鞋、拖鞋是什麼樣子,明朝人讚美女性也用「女神」,兼具音效的首飾「鬧嚷嚷」,穿藕荷色衣衫的時尚老人,叛逆的「男穿女裝」時尚風潮等,深入了解傳統服飾之餘,同時為讀者展開一幅豐富熱鬧的古人真實生活畫卷。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50 元, 優惠價:7 38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殡葬文化遗产名录和谱系(国外部分‧北亚卷)(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3/04/23 裝訂:電子書
本书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旨在通过搜集、翻译、整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墓葬文化遗产情况,以墓葬文化的概念入手,通过其葬式、葬法、葬俗、陪葬品中包含的中国文化因素,展现中华文明与中国周边国家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流及其遗产,并通过墓葬文化遗产名录与谱系的撰写最终集结成书,向大众展示这一成果,讲好中国故事,让遗产和文物说话,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服务。本项目丛书共分4卷,即北亚卷、中亚卷、东北亚卷、南亚东南亚卷,本书为北亚卷。作者团队在负责的区域内以距今5000年至民国时期为时间范围,按年代、级别、族属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墓葬(高等级墓葬和一般平民墓葬均有),收集其葬式、葬俗、风格、陪葬品中包含中国文化因素的材料(包括在当地搜集到的资料和国内外已出版、发表的学术成果),在此基础上翻译、汇总整理,每个墓葬编写一个2000—3000字的谱系内容,内容包括墓葬名称、位置、所属年代、整体情况及实物形态介绍,重点介绍出土的具有中国元素的葬式葬法、葬俗、随葬品的年代、来源、功能、外观含义等,配有相应的图片,并从人员交往、政治、社会、经贸交流甚至军事行动等方面进行概括性的对比性分析研究,给出基本的结论判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40 元, 優惠價:7 588
机器学习算法入门(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马秦靖  出版社: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3/04/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共12章,包括Python概述,Python语言基础,基础数据结构,函数与模块,面向对象程序设计,NumPy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基础算法分析与实现,机器学习概述,回归分析,分类算法,聚类算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95 元, 優惠價:7 207
和菓子絕美圖鑑:歲時物語.生活節慶.文化解謎,350+日本尋味事典(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青木直己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3/02/09 裝訂:電子書
不只是甜點!認識和菓子,深入日本極致美學與四季風雅旬味,感受一期一會的細膩用心和典故。 在3月女兒節品嚐草餅或雛霰、在5月端午節品味柏餅或粽子、在櫻花季有象徵櫻花或櫻葉的櫻餅、到了秋天則輪到紅葉造型的菓子登場…,跟隨著歲時行事而有不同風貌的和菓子,反映出與生活濃厚的季節感。 和菓子也具有療癒人心的效果,御手洗糰子象徵人的五體,是消災解厄的化身;在青森縣可見當地人扛著南部煎餅驅邪的特殊祭典;撒滿芝麻的牡丹餅竟奇蹟似地救了一位老婆婆;賞花時必吃的三色糰子竟是豐臣秀吉發明的?滿載各種和菓子的解說與由來,一探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本書細數與12個月節日、神社或寺廟的庇佑、古典文學、歷史人物或文豪相關的350種和菓子,揭開其神祕面紗與背後蘊含的意義,同時了解日本的歷史、自然、文化!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4 元, 優惠價:1 364
你不懂其實很有哏的節氣:從小寒到冬至,古典詩詞中的時間美學(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黃啟方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3/02/01 裝訂:電子書
位列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二十四節氣,是農業時代的作息指標, 每個節氣有三候十五天,每一候各有不同的自然現象。 本書以乾隆皇帝作詩詳解七十二候的奧祕為開展,透視古人的生活日常。  一年起始的節氣不是立春是小寒?  吃尾牙是臺灣特有的習俗?在何時出現?  「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跟哪個節日有關?  「二月初二」很忙,皇帝和民間各有各忙,但忙什麼?  唐朝公務員福利很多,三伏天可早下班,臘八還送宮廷護唇膏。 每首膾炙人口的詩詞,都藏著一種節氣 作者精選近900位詩人、20000首詩 描繪出節氣與詩詞背後的文化寓意 「清明時節雨紛紛」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滿城盡帶黃金甲」 節氣體現在古人與大自然互動的哲思裡 一年二十四節氣共七十二候,每候都會有一種自然現象相應。詩人將每個季節的變化詳細記錄下來,以自然作為創作靈感來源,結合自己的人生,揉合出一段段生命詩篇。本書以四季為序,從小寒起始,至冬至終結,深入七十二候、四時八節。作者爬梳古今典籍,蒐羅歷朝各代的節氣詩作,帶領讀者認識古人眼中的二十四節氣,也從節氣中重新領略文學,透過詩詞故事體驗節氣的每一天! 氣候變遷、動植物演變、慶典風俗,囊括歷史地理的發展 以乾隆解釋七十二候自然現象的律詩為基礎。每一候都有萬物發出的先兆,動植物、昆蟲呈現細微變化,象徵時間演進、氣候改變。而生活在節氣的古人,還會因為各地的風土不同也有不同感受,進而影響節氣特有的花卉與節慶,讓我們能在生活感十足的詩詞中,體會三千年的歲時文化。 記錄時間、剖析心境、詠嘆生命,古人三千年的心靈軌跡 冬至日時,陸游想說自己又老了一歲。 櫻桃花開時,李白想念許久沒見面的親友。 除夕夜時,孟浩然只想早點睡覺,期待夢歸故鄉。 元宵節時,州官心心念念只准放火,不許點燈。 驚蟄日時,韋應物看到鄉間一片春光,心情很美好。 牡丹花開時,李白陷入糾結,到底是牡丹美,還是楊貴妃美。 大暑時,黃庭堅欣賞笛子演奏會,表示很消暑。 三伏天時,蘇軾正跟柳公權跨世紀爭論,你感到涼爽也要懂得分享。 秋老虎時,白居易抱怨習俗誤人,明明九月還熱得要穿夏裝。 重陽節時,蘇軾跟朋友說,難得見面別急著走,一起賞菊吧,不然就要凋謝了。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魚翅與花椒:國際川菜權威扶霞的飲饌起點(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扶霞.鄧洛普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3/01/31 裝訂:電子書
世界公認的川菜專家,卻是英國人,扶霞的書寫改變了西方對中國飲食的印象。 ◎ 新增中英對照索引 ◎ 「西方世界的川菜代言人」奠基之作 ◎「美食界的奧斯卡獎」詹姆斯•比爾德基金會大獎,飲食寫作類決選作品 ◎ 國際烹飪專家協會(IACP)飲食文學寫作獎、凱特懷特曼旅行與飲食文學獎 ◎ 作家兼美食家張國立、梁幼祥、莊祖宜、黃國華、蔡珠兒聞香推薦 從「邊疆民族研究者」變身國際川菜權威顧問 一九九四年,扶霞自劍橋大學畢業後,以研究中國邊疆民族的名義申請到四川留學。她發現自已對中式料理深深著迷,於是離開了教室,與大小餐館的老闆學習獨門菜式,甚至親身進入四川高等廚藝學校習藝,成為西方第一位正統川菜廚師。 從年輕外國女孩的廚藝修業筆記,看見中菜的烹飪技巧與深層文化 身為廚藝學校唯一的外國學生,扶霞除了學習烹飪的技術,也必須充分面對多樣的中菜技巧與複雜的名詞對應(像是「切」「片」「斬」「砍」「捶」「刮」「剜」都是不同的刀法)。逐漸地,她開始認識字典中沒有的艱澀字彙,對中文的掌握甚至超越了從前大學裡成績優秀的中國同學。 透過「外國視角」的旁徵博引,我們也將看見自己身在其中卻從未深究的飲食典故,像是商朝的名相伊尹以烹調的火候比喻治國、性格激烈的屈原在〈楚辭‧招魂〉對料理方式細膩的描寫、清代名詩人袁枚的飲食文學名著《隨園食單》等,都是她信手捻來的古人軼事。本書每個章節都附有相關飲食筆記與食譜,帶您作出書中讀到的好味道。 「西方川菜代言人」帶您遍覽中國著名菜系,一同思考「吃」的真諦 以複雜的川菜文化為起點,扶霞也將帶我們看到京菜、揚州菜、滬菜、客家菜、廣西野味、香港私家菜等不同菜系的風土與精神,一起體驗這些美食重鎮的生活方式與飲食生態。 從一位曾在飯桌上被皮蛋驚嚇的典型外國人,逐漸轉變為在蔬菜上看見一隻碧綠的菜蟲,卻開始思考「能不能吃」的專業料理人。從四川熱鬧的市場到甘肅北部荒僻的風景,從改革開放前的巷弄小攤到經濟起飛的奢華宴席,這部作品不只帶您看遍中菜百態,恰巧也記錄了中國飲食史上一段獨一無二的時光。 專文推薦: 張國立(作家) 梁幼祥(美食評論家) 黃國華(文字工作者) 聞香叫好推薦: Liz 高琹雯(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江振誠(國際名廚) 克里斯丁(Youtube 料理知識頻道 「Tings Bistro 克里斯丁」創辦人) 李廼澔(《尋食記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94 元, 優惠價:1 294
好好吃的節慶美食(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紹華  出版社:小光點  出版日:2023/01/06 裝訂:電子書
你知道元宵和湯圓有什麼不同嗎? 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粽子嗎? 你知道考試之前吃什麼可以帶來好運嗎? 每個節慶最讓人難忘的除了和家人相聚的時光, 還有餐桌上那一道道美味的料理。 但你知道這些美食背後,有什麼祝福的含意嗎? 為什麼節慶時一定要吃這些料理呢? 跟著我們一起了解臺灣的節慶美食文化吧! 【本書特色】 ★6個傳統節日,4個人生喜慶,32種節慶美食!藉由一年之中常見的節慶美食,帶孩子了解食物的涵義與故事。 ★以圖文述說藏在美食裡的心意,讓美食陪伴孩子從年頭到年尾、從出生到長大,串起孩子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肚子好餓喔!還有哪些節慶必吃的美食呢? 翻開繪本,一起開動吧! 【歡慶推薦】 陳玉箴|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教授 陳麗雲|教科書編寫作家、 閱讀推廣人 ※適讀年齡:3歲以上,無注音。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45 元, 優惠價:1 245
原來,這才是拉麵:身世、流派、職人魂,尋訪日本拉麵的文化底蘊、烹調演變與極上進化(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岡田哲  出版社:創意市集  出版日:2022/12/29 裝訂:電子書
拉麵學問的表與裏,和食文化的集大成 北海道味噌、東京醬油、九州豚骨…… 分系譜的理由是? ◾原來,古時候的日本人只有在節慶時才會吃麵! ◾明治時代以前,麵都是吃素的,只用醬油調味? ◾素麵沾醬油,古早味的餺飥則是寬版的烏龍麵加味噌湯。 ◾江戶時期人們多用蕎麥製麵,導致蕎麥麵和拉麵名稱混用。 ◾二戰後,原本不愛油膩湯頭的日本人,為求生存與吃飽,就在拉麵裡加豬油, 還有如今常見的叉燒、筍乾和魚板,而且加豆芽菜最初只是替代方案…… 從食材鑽研,看平民美食邁向國際化的歷程 藉烹煮磨練,懂在地職人專業化的美味發揮 【本書特色】 日文そば到底是不是拉麵?うどん和ラーメン又怎麼來? 一本帶你認真看懂一碗麵的發展脈絡與和食化的究極歷程~ 從北海道到沖繩,從華人世界發展到洋人地盤, 湯頭、麵條、配料……日本人對麵的講究,不容小覷! ★ 從溫飽,貼近平民,以精緻,聞名全球 ★ 最經典的料理奧祕探索,最匠心獨具的美味追求 不說不知道!日本首屈一指的拉麵之都,其實是札幌, 當時「在咖啡廳吃拉麵」是昭和年代初期最時髦的事! 為什麼「中華麵」會變成日本國民美食,還競相開店? 味噌、醬油、豚骨……為什麼日本人要這樣細分口味? 拉麵有正確的吃法順序?好吃的拉麵店只有吧檯座位? 以及拉麵又為何會化身為泡麵、RAMEN,讓西方人著迷? 這段拉麵的身世之謎與站穩世界的過程,本書將完全揭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1 280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总第七辑)(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2/12/26 裝訂:電子書
《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由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组织编撰,集中推出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本书是总第7辑,所选文章在横跨古今的话题辩论、五彩缤纷的研究视野、生动活泼的现象扫描里,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的历史与未来、后疫情时代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创新、中国数字游戏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华文化艺术国际传播的关键词、中国体育电影面临的困境与艺术形式突破路径等当前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领域的热点问题展开追踪探寻。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90 元, 優惠價:7 343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