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社會人文

科學‧科普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社會人文 / 社會學 / 禮俗 / 民俗學/各國風俗

255筆商品,4/13頁
端午飄粽香(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鄭宗弦  出版社:文房文化  出版日:2022/04/15 裝訂:電子書
時光回到80年代 一間傳統餅鋪,傳遞家的溫暖! 全家動員包粽子,動手縫香包 端午節傳說是為了紀念屈原而出現的紀念節日,先民划龍船、包粽子避免屈原被水中的魚蝦咬食。但其實更反應了先民對於時序進入夏季,各種毒蟲疫病開始盛行,為了防疫而掛香包、掛菖蒲、喝雄黃酒等民俗活動。誰說古人不懂的防疫呢? 本書透過明正齋餅店一家人,讓讀者領略過去在家裡自己包粽子、做香包、立蛋等端午節的日常,回憶起具有媽媽味道的粽香。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0 元, 優惠價:7 210
征服統治者的味蕾(電子書)
75折
  • 電子書
作者:南源相  出版社:三民書局  出版日:2022/03/29 裝訂:電子書
驚爆!國際知名美食爆紅前不為人知的過去? 平民料理大翻身!令人意想不到的狠角色! 庫斯庫斯|羅宋湯|咖哩|古拉什|沙嗲|明太子 爽口、鹹香、辛辣,充滿異國風味的美味故事香噴噴上桌 今晚你選哪一道? |庫斯庫斯|馬格里布的主食「庫斯庫斯」,如何華麗變身成「正統」法式料理,獲選「法國人最喜歡的食物」? |羅宋湯|烏克蘭貧農的簡樸食物「羅宋湯」,有什麼本事可以登上俄羅斯皇帝的加冕儀式,成為豪華國宴菜? |咖 哩|印度咖哩如何攀越種族歧視的高牆,擄獲女皇的心與貴族的胃,甚至成為英國人見人愛的國民料理? |古拉什|馬扎爾人露宿野外時隨意煮食的大鍋菜,如何塑造匈牙利人反抗奧地利統治的「古拉什民族主義」? |沙 嗲|源自印度的印尼小吃「沙嗲」,在「荷蘭飯桌」也占有一席之地!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都無法抵擋它的魅力! |明太子|才不是日本原產!朝鮮漁民用「不要的東西」製作料理,竟逆向征服殖民者的胃,在日本飲食文化中掀起韓流! 六道命運看似相似,卻有著不同際遇的料理,如何從廉價平民食物搖身一變,成為令帝國統治者垂涎的美味佳餚,進一步影響近代歷史發展?讓人看得津津有味、食指大動的六道料理歷史,帶你見證美食逆轉勝! 【注意:閱讀本書易使人食慾大開,此為正常現象,並建議搭配相關料理邊吃邊讀,效果更佳】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0 元, 優惠價:75 330
中国新移民在南非的跨文化适应(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陈凤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2/03/01 裝訂:電子書
南非是非洲最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大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约有30万中国新移民在南非进行跨国商贸活动。本书以在南非经商的中国新移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了解中国新移民迁移南非的动机、在南非的经济适应、与南非各族群的社会互动等情况,从多个角度探讨该群体在南非的跨文化适应策略,预测该群体在南非的发展前景。对中国新移民的跨文化适应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对当前和今后的中-南政治经济文化互动、移民政策研究及制定、“一带一路”合作拓展等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22 元, 優惠價:7 365
故宮宴(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苑洪琪; 顧玉亮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  出版日:2022/02/01 裝訂:電子書
什麼是薦新呢?從周朝開始,歷代皇帝會根據當時的時令蔬菜和飲食文化來決定自己的薦新食材,舉行儀式敬獻神明、祭拜祖先。 匯集了故宮皇家的美食回憶,反應出當時人們的生活,對祖先、大自然的感恩。例如:因柿子「柿」與「事」有諧音,有「萬事如意」、「諸事順心」等意涵,因此成為九月的薦新食材。 皇家美食的文化記憶依照月份,講述皇室餐桌上的變化,康熙帝使用「一穗傳」的種植御稻米,打破中國北方氣候寒冷不能種稻的困境,使中國的農業極很大的進步;二月的薦新食材——鱖魚,因為肉質鮮嫩,但是捕撈不易,只在春季冰封的松花江開疆食材有,所以被喻為「天上的飛龍」,比喻鱖魚是稀少名貴的淡水魚。現在就出發,來一趟故宮美食之旅吧! 一年四季,皇帝餐桌佳餚來自四方 正月:新年火鍋加餃子,點心餑餑配奶茶。 二月:半顆西瓜也覺得浪費的道光皇帝。 三月:喜愛海味的爺孫二人組——康熙帝、乾隆帝。 四月:四月初八,皇帝、皇太后、皇后要在宮中施豆結緣。 五月:玫瑰花在清朝被用在很多料理上,其中玫瑰花餅深受帝后們的喜愛。 六月:冰果、冰飲解暑氣。 七月:「蓮子、鴨子」連生貴子。 八月:栗子養胃健脾、補腎強筋,治癒了蘇東坡腰腿疼痛,還改善了慈禧的腹瀉。 九月:九九重陽節品嘗重陽花糕。 十月:佐餐小菜,康熙、乾隆喜好口味不一樣。 十一月:羊肉深受紫禁城的貴人們喜愛,在冬季時是重要進補食品。 十二月:被西餐征服的末代皇帝溥儀。 紫禁城600年飲食文化記憶,用12個月一一告訴你, 讓我們隨著月份,吃一場穿越時空的故宮饗宴。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7 336
遗产(第五辑)(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24 裝訂:電子書
《遗产》是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旨在从不同的学科视域出发,探讨“遗产保护”“遗产指定”“遗产开发”等遗产研究热点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构建“大交叉”“大融合”的文化遗产研究共识,所刊登研究成果内容涉及遗产理论、遗产政策、记忆遗产、工业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传统工艺技术与传统、遗产与现代化、遗产与东西文化交融等多个遗产研究领域,具有显著的学科交叉性和研究前瞻性。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888 元, 優惠價:7 622
彝族审美意识研究(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肖国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2/01/14 裝訂:電子書
本书是系统地研究彝族审美意识的专著。作者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美学格局为阐释视域,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对彝族文化资源进行审美分析,探寻彝族审美意识的源流、成因和独特内涵,并力图构建彝族审美意识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对接模式。本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时代特色,有助于丰富对中华民族美学的认识和推进中国当代美学研究。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10 元, 優惠價:7 427
逛市場、呷小吃:滷肉飯、湖州粽、黑白切,品味老臺北人的庶民美食與文化縮影(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香老闆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2022/01/11 裝訂:電子書
最在地的美味記憶,最有溫度的城市故事 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縮影,收錄戀戀難忘的庶民美食 ★ 精選14座臺北市特色老市場、64家必吃名單,探訪行家隱藏版銅板美食 ★ 最便利的大眾交通工具代步,按捷運路線規畫吃貨地圖 ★ 有情感、有溫度的文字,娓娓道來市場與周邊地區的典故文化、發展歷程 有人說,要認識一座城市,就到菜市場裡逛一逛。 市場裡不只有生鮮時蔬可買,還有庶民好味隱藏其中,更有數不清的故事、豐沛的人情味── 信維市場位在臺北市黃金地段,房價卻是全市最低,建築內近乎無光,二樓卻有湖州粽吸引饕客循竹葉香氣而至。 南門市場初設立時為供應在臺日本人日常採買的高檔菜市場,而後主要消費族群轉為國民政府家眷,販售的上海本幫菜與江浙甜點是最大特色。 頂下郊拚發生後,大龍峒一帶成為同安人短暫落腳之地,而後多數經商者轉往大稻埕發展,遂讓大龍峒保留更多人文風氣,保安宮、孔廟就在左近。 150年前,臺北府城中唯一的市場便是城中市場,如今府城建築不再、周邊的百年書店正在消失,唯小吃仍舊飄香。 東門市場、永春市場、晴光商圈、南機場早市……每個市場都有自己的美好風華、迷人又實惠的美食,米粉湯、滷肉飯、赤肉羹、紅燒肉、肉包、油飯、豆花,說也說不完。 尋找並記錄可能消失(或已經消失)的傳統老味,知名Youtuber香老闆花了八個月時間,走訪臺北市內56座傳統市場,每座市場至少重複拜訪三次以上,將這些市場背後的歷史與故事、周邊景點、美味小吃化為文字與影像,期望能讓更多人發現傳統市場的美好與價值。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0 元, 優惠價:1 320
大和時尚美學圖鑑:江戶人其實很潮!從平民到花街藝伎、藝人到武士貴族,用現代插畫解析浮世繪流行文化(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撫子凛; 丸山伸彦  出版社:墨刻  出版日:2022/01/04 裝訂:電子書
人氣繪師X服裝史學者 攜手合作! 最考究的江戶服飾插畫資料集 現代插畫呈現浮世繪作品,解碼江戶人日常穿搭 #江戶人的OOTD ☞江戶時期就十分流行中性風,當時的女性最憧憬若眾(美少年)的風格 ☞極簡風不是現代的專利,江戶人也是條紋、格紋控~ ☞江戶人也追星,藝人穿搭引領潮流,細數當時最蝦趴的花色! ☞下雪也不穿襪子?光腳顯示藝者的骨氣! #What's in my bag 江戶人ver. ☞對江戶人來說,守護人身安全的護身符可是必需品啊! ☞貼身的鎖鏈繩在和服中若隱若現,是當時非常時尚的裝扮! ☞煙管、菸草袋、印籠,不可或缺的男人時尚~ ☞可放置香料的腕守,是在藝伎這類女性之間流行的小心機配件! #Hairstlye for 江戶時代 ☞最受女性歡迎的髮型──島田髷,扁島田、島田崩、高島田造型好多變~ ☞野郎帽子!就算沒有瀏海也要追求美麗的美學,迷倒當時的江戶百姓! ☞頂上造型無奇不有,男性的小馬尾竟然有這麼多變化! 原來江戶時尚與我們這麼親近! ▍本書簡介 ▍ 「怎麼分辨藝伎和遊女?」 「江戶時代的髮型那麼多,有什麼差別嗎?」 「江戶時代都流行什麼花樣?」 「想畫江戶時代的服裝,覺得好難不好上手,不知怎麼開始……」 本書涵蓋市井小民、武士階級、皇室貴族,以及演藝之人、花街的人們等江戶時代的各行各業,同時提供腰帶綁法、和服紋樣、日本髮型、隨身小物等江戶時尚美學的相關物品詳細資料,輕鬆掌握江戶時代的流行與變遷,享受一場豐富、絢麗的江戶服飾文化饗宴。關於江戶服飾的種種疑難雜症,都能在此找到答案! ▍誰適合看?▍ ✿日本歷史劇愛好者,原來劇中服裝、髮型有這層涵義,增添觀影趣味! ✿繪畫愛好者、插畫家,你最好的日本傳統服飾參考資料集! ✿COSPLAY玩家、服裝設計系學生,製作日本傳統服裝的得力參考工具! ✿日本文化愛好者,絕美圖鑑一窺和服全盛時期樣貌! ▍本書特色 ▍ ☺最好懂!在忠於浮世繪原畫的基本原則下,特地以現代插畫手法重新繪製。 ☺最考究!服裝史學者監修,如實呈現江戶時代的時尚流行樣貌。 ☺最多元!涵蓋市井小民、武士階級、皇室貴族、演藝之人、花街的人們。 ☺最詳細!腰帶綁法、和服紋樣、髮型、隨身小物等所需資料通通包辦。 ☺最貼心!列出了原版的浮世繪藝人和作品名,方便讀者查找。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6 元, 優惠價:1 266
搭檯:澳門老字號茶餐廳巡禮計劃(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邱朗峰  出版社: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2/01/01 裝訂:電子書
◎澳門大街小巷都是茶餐廳,本書精選並介紹分布在不同堂區的十九間懷舊茶餐廳。 ◎跟著作者一起經歷他的所見所聞、對此地的個人回憶,以及此地背後的舊故事。 ◎精美繪圖+實地照片+茶餐廳索引地圖,大家一起來搭檯,親近彼此的心靈。 ●黃髮少女陳檸檸和菠蘿油生物波仔,陪你一起吃遍澳門十九間懷舊茶餐廳。 風順堂區的維記、祥德、永耀、啟昌濠景。 大堂區的勝利、金馬輪、南屏雅敍。 望德堂區的蔡佬記、公仔記、德記、玫瑰。 聖安多尼堂區的新鴻發、雅佳、美風粉麵、香島。 花地瑪堂區的金鷹、新華順、金暉、新文記。 ●關於搭檯 在去第一間茶餐廳的時候,內心很是緊張,深怕與陌生人聊天或是問遮遮關於店舖的事會好尷尬。但經歷幾次亂聊亂搭話後,發現大家都很友善,願意回應和聊下去:只要你願意問多一點。每個地方都可以有人情味,只差在我們有沒有勇氣去踏出第一步。 ●寄語 生活中的某些地方或某些人,他們會漸漸成為我們生命中的過客,僅此而已;但若主動發掘,這些地方或人便不止於成為過客,更能透過你,賦予他們獨特的意義。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7 252
2019民间文艺研究论丛年选佳作.民俗文化(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2021/12/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选取了2019年全年发表在各期刊杂志的民俗学优秀论文合集出版。目的如下:一、对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等做全面总结,为今后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对重要的民俗学研究理论与方法进行汇总,以便相关研究者阅读学习,提升民俗学整体学术水准;三、通过非遗保护运动、有关当下社会现实问题的讨论等,对接国家社会需求,积极发挥民俗学在当下国家与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价值与意义。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66 元, 優惠價:7 396
法國美食史:行家知識與風土認證(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瑪莉安.泰本  出版社:天培文化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11/01 裝訂:電子書
法式甜點、法式清湯、葡萄酒、五花八門的乳酪、還有……麵包革命? 要品嘗真正的法國美食,為何需要專業導覽? 想要全面了解法國豐富精采的烹飪歷史,最重要的關鍵是「故事與傳說」──法國飲食歷史是建立在故事與傳說之上,透過一再複述,而成為歷史的一部分。 法國得天獨厚,農產豐富,並且有一大批作家與大廚以文字歌頌它,讓法國名正言順成為美食文化誕生地。所以,法國烹調得到主宰地位的關鍵不只是食品的品質,還有法國人以出色的方式講述關於法國烹調的故事。 法國飲食學專家瑪莉安.泰本在本書中全面介紹了法國豐富的烹飪歷史,其中不僅充滿了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還融入了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神話和故事──從勃艮第的蝸牛狩獵到里昂的女廚師,從羅馬高盧的乳酪,經中世紀到現在的麵包辯論等等。 每一章節都有文學賞析,藉由文學和電影探索法國美食,讓讀者更清楚美食傳奇如何透過這些文本一路傳承至今,同時也回溯當時的飲食紀錄。泰本同時揭示了法國海外領土對當今法國美食形態的影響;最後還提供歷史食譜,供讀者在家製作、嘗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7 350
吃的台灣史:荷蘭傳教士的麵包、清人的鮭魚罐頭、日治的牛肉吃法,尋找台灣的飲食文化史(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翁佳音; 曹銘宗  出版社:貓頭鷹  出版日:2021/10/07 裝訂:電子書
台灣成為美食王國,不是沒有道理! 《蚵仔煎的身世》作者曹銘宗╳台灣史專家翁佳音, 這回話說重頭,帶你瞭解台灣人吃東西的歷史 美食王國是怎樣吃出來的? 台灣美食享譽國際,背後有值得細細探索的美味歷史。位居歐亞大陸與太平洋交會之處,造就台灣兼具生物與文化多樣的雙重特性。數百年來,從南島語族的海上交流,到外來移民的農產引進與改良,使島上擁有原住民族的在地特產、荷蘭時代的歐洲食材,清代的漳泉潮汕菜色,日本和食西餐到戰後的眷村菜,台灣從此成為名符其實的美食王國。 為何總是戰後「發明」?把食物放回歷史脈絡裡 我們經常把一些飲食習慣推至日治甚至戰後才產生。其實,台灣與東南亞諸島早已形成南島語族文化圈,有些物產和飲食習慣,甚至可遠推至十六世紀以前,比如利用石滬養殖虱目魚有長久的歷史。荷蘭時代,還引入許多歐美南亞的食物,當時台灣已有僱用華人製作麵包的記載,還引進華工與耕牛,產製糖、米並外銷日本等地,發展出最早的農產經濟。 台灣人吃牛肉的四百年史! 一般常說的「戰後發明」,除了麵食之外,就是吃牛肉這件事。吃牛被視為戰後外省族群帶來的飲食習慣。但從日本時代的文獻裡,即有記載當時人也許不太會光明正大地吃耕牛,卻懂得吃進口的「和牛」! 而在清代禁止殺牛的石碑,也說明當時真的有人吃,甚至可以將此習慣推至荷蘭時代的牛肉乾!如同牛肉常被誤解,咖哩和沙茶,這些被認為日本時代引入的西式餐飲和戰後的火鍋配角,其實都可以在清代找到線索。 美食發明王臺灣 台灣不僅接收了外來飲食習慣,也發明了不少看似飄洋過海而來的外地美食。比如溫州沒有的溫州大餛飩,四川沒有的川味牛肉麵,以及不產於蒙古的蒙古烤肉,全都是台灣獨有。這些台灣發明也印證了台灣兼具包容與創意的特性。 吃是民生大計,影響國家經濟,在社會文化層面中潛移默化。本書將以台灣人最喜歡的美食為題,介紹這些食物和吃法如何引進與轉變,透過詳細考察與追溯,解答你我今天為何會這樣吃,而且覺得哪種吃法好吃的歷史根源。 ◎好味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王浩一 作家、生活風格節目主持人 東年 小說家 林奕成 灃食公益飲食文化教育基金會美味革新主廚 洪愛珠 作家 陳耀昌 醫師/小說家/府城美食耆老 焦桐 飲食文化專家 舒國治 作家 黃震南 藏書家 蔡珠兒 作家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92 元, 優惠價:1 392
一顆頭顱的歷史:從戰場到博物館,從劊子手到外科醫師,探索人類對頭顱的恐懼與迷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  出版社:馬可孛羅  出版日:2021/10/05 裝訂:電子書
獵奇.詭異.懸疑.黑歷史 驚訝勝過驚悚,知識多過恐懼 從「頭」開始,解開陰森詭異又引人入勝的文明黑歷史 作家張國立、阿潑 專文推薦 東華大學民族系副教授日宏煜、音樂人何穎怡、《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宋世祥、中央大學歷史系教授蔣竹山(依姓名排列) 深度推薦 【本書內容】 獵頭?斬首?是個離我們很遙遠的名詞? 獵頭?斬首?這聽起來似乎是某個遙遠的野蠻民族,又或者某個極端組織所犯下的「暴行」,但你我可能不知道 「獵頭」或「斬首」是人類文明中常見的行為,收集頭顱所引發的道德性爭議也是歷久不衰的命題。若以台灣的原住民為例,直到上個世紀的三○年代為止,「出 草」仍是台灣原住民慣有的文化習俗。 在你我的認知中,什麼是「野蠻」?什麼是「文明」? 近現代的歐洲人到海外收集其他人種的頭顱,代表學者的研究精神,是「文明」的象徵;「落後」、「未開化」的亞、非、美洲人群基於文化習俗獵取頭顱就是「野蠻」的行為?同種行為卻有兩種解釋,本書將為你說分明。 人類收集頭顱或展示頭顱代表的象徵意涵為何?背後的文化底蘊又是什麼? 本書作者法蘭西絲.拉爾森將利用博物館、戰場、刑場、藝術家工作室、墓地、解剖室中的「頭顱」,帶出各種人文議題:內含人類學、歷史學、倫理學、藝術、宗 教、醫學等方面,發人深省。同時,作者也透過細膩幽微的筆觸,描述駭人卻又迷人的頭顱群像,帶你一窺人類文明中最幽暗晦澀的一面,還原歷史的真相。 【各界書評】 《一顆顱的歷史》講述各種各樣的人頭,與它們背後的文化演變,以認真的考證揭開人類不敢碰觸的陰暗,讀起來驚訝勝過驚悚,知識多過恐懼。接下來,看看更多的人頭。──作家張國立 頭顱雖然很恐怖,但正視它,面對它在我們心理激起的情緒,或許才是檢視人性疆界的所在。為了認識而擁抱,會讓自己更具知識的力量,更無懼。──作家阿潑 詭異、陰森,時而蕩漾黑色幽默……從頭顱做為奇特的宗教文物到它成為『顱相學』這門偽科學的研究主體,拉爾森用美妙的觀察之眼發掘種種怪異矛盾、有時甚至令人毛骨悚然的細節。──《星期日泰晤士報》年度好書 一本適時出現的書,以令人不安、引人深思的方式探討斬首的黑歷史,洋溢十足趣味。──《泰晤士高等教育》雜誌年度好書 既活潑明快又富於學術性……洋溢在這本書中的好奇心及知性能量將長久縈繞我心。──《旁觀者》雜誌年度好書 妙不可言地別出心裁……大刀砍劈科學、文學與藝術的傳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2 元, 優惠價:1 322
日本奇妙知識不思議:為什麼餐廳都提供客人冰水但壽司店會給熱茶?平安時代的女性一年只洗一次頭!?超有梗的日本潛規則與豆知識百選(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梅用知世  出版社:麥浩斯  出版日:2021/09/16 裝訂:電子書
奇怪的知識增加啦~ 一窺「就算知道了也對人生沒有幫助的日本小知識」粉絲頁版主的沒用小宇宙! 旅遊書和日本史不會提,但肯定讓人眼睛一亮的100個有趣主題大放送! 熱愛日本的作者從多次赴日旅行到在當地工作、生活之間,累積了十萬個為什麼,秉持著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心情,開設粉絲專頁與同好一起研究、致力增加腦中各種有用或沒用的日本小知識。 本書精選100個五花八門的精彩主題,例如「為什麼日本街頭有這麼多環遊世界一周的船旅海報?」、「為什麼燒肉店的店名常常是OO苑、蕎麥店是OO庵、拉麵店則是OO軒?」、「新商品為什麼總是從靜岡和廣島開始試賣?」等等。用輕鬆的方式、獨特的視角帶你一探究竟,發掘最道地、最有梗、最奇妙的日本情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6 元, 優惠價:1 266
飲食文化知識通:19個有趣的飲食常識探究、12位名人與酒的不解之緣、17道中華美食典故(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管家琪  出版社:幼獅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電子書
「中華美食故事系列」 故事女王管家琪最新力作 108課綱提升跨領域素養最佳讀物 「這是一套什麼樣的書?」 首先,這當然不是一套食譜,不是要教大家怎麼做菜。 而是從文化的角度,把關於中華美食方方面面的文化知識,做了一番梳理和介紹。 廚師這一行的祖師爺是誰?他為了討好齊桓公竟然做了一件非常可怕的事…… 挨餓和「風」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沒東西吃要叫做「喝西北風」? 蘇東坡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書畫家,竟然還是一位釀酒高手? 拒絕客人來訪叫做「吃閉門羹」,但「閉門羹」可是安徽一帶的傳統名菜呢! 使用筷子時又有哪些禁忌呢? 且看《飲食文化知識通》一一解惑, 讓你懂文化、知禮儀,還能成為美食常識小達人。 【本書特色】 ★「飲食文化知識通」——美食的命名、菜系,禮儀與各類小常識,是飲食文化的十萬個為什 麼。 ★「酒的故事」——與社會現實、人文環境、個人際遇有關的酒文化與名詩名句。 ★「美食典故小學堂」——介紹17道中華美食名菜的典故、歷史與傳說。 ★「字字玄機」——以填字遊戲的方式,整合飲食文化相關知識及語詞,構思巧妙、樂趣無窮。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10 元, 優惠價:7 217
丼丼丼丼丼:日本五大丼飯誕生祕辛!(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飯野亮一  出版社:臺灣商務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電子書
本書特色: 1. 透過史料,了解熱門的天丼.豬排丼.牛丼.鰻魚丼.親子丼誕生過程 2. 以富有歷史感的圖片呈現丼飯誕生時景況 3. 闡述各種丼飯早期的食用方法及食材 探索江戶時代,風靡全日本的庶民美食 品嘗充滿飯香的跨時代歷史風味 原本被當作下酒菜的蒲燒鰻,如何搖身一變成為日本最早的丼飯? 原本不吃雞肉的日本人,如何發明出國民美食親子丼? 原本來自海外的牛,如何受到歐洲人影響轉變為日本食材? 原本薄薄的豬肉排,又是如何增加厚度,甚至改名為炸豬排? 天丼•豬排丼•牛丼•鰻魚丼•親子丼,五種在民間掀起熱潮的丼飯,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們的由來。 本書追溯從江戶時期到明治時期的軼聞趣事,探索日本國民如何爭相倣效丼飯作法,以及享用丼飯的熱切心境。想一窺大和庶民生活核心,領略日本邁向近代的驅動力,就從了解這五種丼飯開始! ▼五大丼飯:從江戶到明治時期日本五大國民美食 1.天丼:攤販的用心,加上一點巧合 最早一位攤販將高級食材當成天婦羅的餡料,引起江戶人的注意,而攤販旁邊恰好有一家賣蕎麥麵的商家,將天婦羅添在麵上,就成了天婦羅蕎麥麵。到了明治時期,更出現了天婦羅專賣店,其中有商家開發新菜單──天丼,將天丼打造成東京名產。 2.豬排丼:日洋合璧的料理傑作 豬排丼展現本土化特色,將外來食品客製化城日本國民喜愛的滋味。很長時間,日本人不吃豬肉,直到江戶時期出現獸肉店,才開始吃豬肉。炸肉排源自英國,到了明治末期日本發展出獨有的作法──炸豬排,而將炸豬排盛在丼飯上,就成為了豬排丼。 3.牛丼:男性庶民能量來源 針對男性勞動階層所烹製的菜色,快速、便利且滋養。受到訪日歐洲人的影響,日本人開始吃牛肉。對做粗工的工人來說,牛肉是珍貴的精力來源,也是他們的主食。牛肉料理促進了牛肉火鍋的流行,將燉牛肉盛在丼飯上,就是一道牛丼。在東京大地震後,更成為災民救世主的角色,在市民間流行開來。 4.鰻魚丼:日本丼飯的始祖 在丼飯誕生前,人們僅將蒲燒鰻當成下酒菜,鰻魚店為了擴張客層,為不喝酒及女性顧客量身訂做,將白飯與蒲燒鰻放在一起販賣,誕生了鰻魚飯。後來在江戶時期,一位戲臺金主因為愛吃鰻魚,怕鰻魚冷掉將碗蓋上蓋子,由於風味良好,引起眾人倣效,是為丼飯最原始的型態。 5.親子丼:傳入民間的天皇御膳 早在江戶前,雞蛋料理作為款待天皇的料理之一,價格極為昂貴,未被列為民眾的日常食物。直到明治時期,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30 元, 優惠價:7 301
现代礼仪教程(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杨惠玲; 李晖  出版社:重庆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09/01 裝訂:電子書
本书是多年来一线 “礼仪”课程建设和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改革的结晶。其内容体系根据学生进入社会必备的礼仪知识和职场礼仪规范而设定,分为“礼仪文化概述”“个人礼仪”“社交礼仪”“沟通礼仪”“职场礼仪”和“涉外礼仪”六个学习项目。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95 元, 優惠價:7 207
歷代名人請上菜:21位歷史人物的飲食故事、21種思考與創見、23道中華美食典故(電子書)
70折
  • 電子書
作者:管家琪  出版社:幼獅  出版日:2021/08/01 裝訂:電子書
「中華美食故事系列」 108課綱提升跨領域素養最佳讀物 唐朝的「皇家快遞」送的不是重要公文,而是楊貴妃最愛吃的荔枝。「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事件」,為何讓曹操動了殺機處死楊修?小巧又柔韌的「魚腸劍」真的可以藏身於魚腹中嗎?刺客專諸如何用它來行刺?金庸小說中有名的美食「叫花雞」有何典故?和乞丐有什麼關係?《歷代名人請上菜》將以輕鬆有趣的文字,為你一一解密,探尋歷代名人與名菜的豐富內涵。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10 元, 優惠價:7 217
香江知味:香港百年飲食場所(電子書)
  • 電子書
作者:鄭寶鴻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07/12 裝訂:電子書
【核心賣點】 (1)本書以主題形式介紹香港歷史,配上300多幅香港舊照片及報刊文獻,加上細緻的描述,以不同角度了解香港的飲食文化。 (2)本書圖說提供英文翻譯。 (3)修訂版中加入新照片以及更新內容,增加份量及閱讀價值。 【一句話推介】 知味滿香江 看香港百年飲食文化 【內容簡介】 由香港開埠至今,隨着時代轉變和市民的飲食習慣,林林總總、各具特色的飲食場所,包括茶樓、地踎茶居、小館、粥麵館、外江菜館、大牌檔、西餐館、冰室與茶餐廳等,在百多年來歷經了或大或小的變化。當中包括已消失的著名茶樓茶居如得雲、馬玉山、武彝仙館,酒樓酒家如宴瓊林、金陵,大三元,小館如愛皮西、神燈、奕樂園,西餐館如威士文、美利權、安樂園,仍能勾起很多人的無窮的回味。 本書透過逾300幅圖片以及報刊文獻,記錄香港百多年來飲食業的變遷,以及不同食肆的始末及演變,讓讀者了解香港各時代獨特的飲食文化,流行美食、市民的生活狀況,以及香港各區的發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00 元, 優惠價:1 600
审美文化视域中的民俗:以福州民俗为例(電子書)
80折
  • 電子書
作者:郑新胜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2021/06/01 裝訂:電子書
全书从审美文化的视阈研究民俗,将民俗置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中,从民俗审美的相关概念界说、民俗审美的发生等处着眼,用美学等观点观察、分析、研究民俗活动与民俗事象及其与美的关联,探析民俗的审美价值、审美特性以及民俗审美的构成等重要问题,力求另辟蹊径,以新的方式拓宽民俗研究的视野,弥补该领域研究的某些空缺。本书适合读者有民俗学、美学、民间文化研究者、爱好者,各类大中专院校师生、企事业单位相关人员以及其他涉及民族文化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作的人员。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25 元, 優惠價:8 26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