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紀錄
TOP
企業採購
會員登入
會員專區
購物車
0
通知
0
紅利兌換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0
0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進階搜尋
熱搜:
特價字典展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52赫茲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我所看見的未來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
曬書祭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熱搜:
特價字典展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52赫茲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我所看見的未來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
曬書祭
暢銷榜
新品
推薦
中文
外文
簡體
三民東大
電子書
親子
文具選物
漫畫
教科考用
NEW
千呼萬喚始出來,紅利積點抵現金,趕快讓你的積點變現金!
165反詐騙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親子共讀
兒童文學
童謠
童話
自然科學
算數
藝術
寫作
語言學習
親子教育
繪本
財經企管
商業財經
經濟
總論
經濟學各論
經濟史地
生產/企業/政策
土地問題
實業
勞工問題
交通/運輸
貿易
合作
財政
總論
貨幣/金融
銀行
公共理財
各國財政狀況
地方財政
關稅
會計
行銷企管
管理
企業管理
總論
管理理論
管理組織
人事管理
事務管理
生產管理
業務管理
財務管理
行銷管理
總論
品牌
採購進貨
市場分析
推銷策略
商品交易
運輸
經營
總論
商業地理
商政
商業實踐
商店經營
各公司行號誌
統計
總論
統計學各論
統計資料之處理
各國統計
人口統計
生命統計
應用統計學
各科統計
廣告
投資理財
信用
信託
匯兌
投資/證券
證券市場
保險
賦稅
文學作品
文學
總論
文藝批評
寫作/翻譯/演講
寫作
論文寫作
翻譯
演講
中國文學
總論
中國文學史
國學
詩詞曲賦
詩
詞
曲
散文/雜注
古典小說
筆記小說
章回小說
古典名著
水滸傳
西遊記
金瓶梅
紅樓夢
總論
文學作品
民間文學
其他
東方文學
總論
日本文學
韓國文學
遠東各地文學
中東文學
阿拉伯文學
波斯文學
印度文學
東南亞各國文學
西洋文學
英國文學
美國文學
德國文學
法國文學
義國文學
西班牙文學
西方諸小國文學
北歐各國文學
中歐各國文學
東歐各國文學
美洲各國文學
非洲各國文學
澳洲/其他各地文學
其他
小說
武俠小說
金庸
其他
推理小說
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
西洋小說
英國小說
美國小說
德國小說
法國小說
意國小說
其他
寫實小說
科幻小說
語言學習
總論
語言學
字典
中文字典
日文字典
英文字典
其他字典
成語字典
中文
訓詁學
文字學
聲韻學
方言
文法
修辭
讀本
各地方言
日文
音標
文法
寫作
讀本
英文
單字
發音
文法
寫作
讀本
其他
俗諺語
命名
其他東方語言
其他西方語言
藝術設計
建築
工商業建築/民屋/住宅建築
中國建築
公共美術建築
各國建築
其他各種建築/風景建築/造園
宗教建築物
建築美術設計
宮殿及城廊
道路及橋樑
總論
音樂
合奏/樂團
弦樂
管樂/簧樂
舞樂
劇樂
樂理及音樂技巧
機械樂/打擊樂
總論
聲樂/歌曲
鍵盤樂器
書畫
各派
各種畫
西洋畫
東洋畫
法帖
書法
書畫目
畫冊
畫法
總論
舞蹈
雕塑
木雕
石雕
板畫
金銅雕
陶瓷
象牙彫/角彫/骨彫
塑像
篆刻/刻印
雕塑方法
總論
應用美術
工業意匠
地毯美術
色彩/配色
玻璃美術
商業意匠
裝飾文字
圖案/裝飾
圖案與纹樣
戲劇
中國戲劇
木偶戲
西洋戲劇
其他各種戲劇
東洋戲劇
電影
劇本
戲院/演出/演技
總論
總論
攝影
拍攝藝術
特殊攝影
專題攝影集
普通攝影集
總論
攝影作品論
攝影技術/方法
攝影業/攝影師
攝影器材設備
休閒生活
漫畫
棋藝遊戲
棋弈
撲克牌
賭博遊戲
笑話
謎語
魔術特技
結繩
數學遊戲
運動/遊戲
健身
田徑
球類
足球
籃球
網球
排球
棒/壘球
撞球
高爾夫球
其他球類
水上活動
其他戶外活動
兒童遊戲
武術
拳法
棍術
劍術
觀光旅遊
台灣地區
登山
露營
旅館
其他
地圖
離島
中國大陸/港澳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其他地區
亞洲
日本
韓國
歐洲
英國
德國
義大利
西班牙
其他國家
美洲
美國
加拿大
其他國家
非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澳洲及其他國家
園藝/寵物
園藝
花卉盆栽
蔬菜栽培
果木栽培
造園
其他園藝
寵物
狗
貓
兔
其他
技藝
香道
插花
茶道
手工DIY
美容/服飾
美容
減肥塑身
護膚
化妝
美髮
指甲彩繪
整形
服飾
服裝設計/選購
中西衣服
內衣及配件
染色
總論
居家生活
家事
育兒
家庭醫學
家庭管理
室內佈置
家庭工藝
飲食烹飪
食譜
總論
中餐
西餐
日本料理
速簡料理
肉類烹調
蔬菜烹調
飲料
餐桌服務
調味料
食物保存
烹飪技藝
蒐藏
集郵
寶石
古玩
錶
其他
社會人文
總論
史地
中國歷史
總論
中國通史
中國斷代史
先秦史
漢三國史
晉/南北朝史
唐/五代史
宋及遼金元史
明史
清史
現代/民國史
中國文化史
先秦文化史
漢三國文化史
晉/南北朝文化史
唐/五代文化史
宋/遼金元文化史
明文化史
清文化史
現代/民國文化史
總論
中國民族史
中國外交史
前代中國外交史
現代中國外交史
中國與亞洲
中國與歐洲
中國與美洲
中國與非洲
中國各地方外交史
總論
中國史料
史料
中國地理
總論
中國地方志
總論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東北地區
塞北地區
西疆/西域
名勝古蹟
中國遊記
其他
台灣史地
世界史地
總論
世界通史
世界斷代史
中古史
近代史
世界文化史
其他
世界地理
遊記
亞洲史地
總論
日本史地
韓國史地
東亞諸國島嶼史地
俄領亞洲/中亞史地
中東史地
西南亞細亞史地
南亞/印度史地
東南亞史地
南洋群島史地
歐洲史地
總論
英國史地
法國史地
德國史地
中歐史地
義大利史地
西班牙/葡萄牙史地
北歐史地
俄國史地
巴爾幹半島/希臘史地
烏克蘭史地
美洲史地
總論
美國史地
加拿大史地
拉丁美洲史地
中美洲史地
南北洲史地
非洲史地
大洋洲史地
海洋志
考古
哲學
總論
思想學問
中國哲學
總論
先秦哲學
總論
易經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其他家
漢代哲學
魏晉六朝哲學
唐代哲學
宋元哲學
明代哲學
清代哲學
現代哲學
東方哲學
西方哲學總論
論理學
形上學
心理學
美學
倫理學
總論
人生哲學
個人倫理
家庭倫理
性倫理
社會倫理
國家倫理
道德倫理
職業倫理
其他
社會學
社會
總論
社會學各論
社會問題
社會調查報告/社會計劃
家庭/族制
社區
社會群/團體
社會工作
社會病理/緩和
社會改革論
教育
總論
教育心理/教學
教師及師範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行政
管理/訓育/輔導
各種教育
特殊人教育
禮俗
總論
禮經
通禮
邦禮
家禮
民族學
民族誌
原始風俗
民俗學/各國風俗
謠俗/傳說/民間歌謠
性關係
政治/法律/軍事
政治
總論
公共行政
中國政治制度
各國政治
地方制度
政黨
移民/殖民
國際關係
國際法
法律
總論
憲法
中國法規彙編
各國法規
民法
刑法
訴訟法
商法
行政法
司法/司法行政
軍事
總論
軍制
兵法/作戰
訓練/教育
後勤/軍人生活
軍事技術
陸軍
海軍
空軍
國防/防務
傳記
總論
中國人物傳記
古代人物
現代人物
台灣人物傳記
世界人物傳記
日本人物傳記
歐洲人物傳記
美國人物傳記
其他國人物傳記
譜系
新聞學
圖書資訊
圖書館學
目錄學
博物館
其他
宗教命理
宗教類
總論
佛教
總論
經典
論疏
規律
儀制/文藝
佈教
宗派
寺院
佛教史
傳記
道教
總論
道藏
儀式
修煉
宗派
道教史
基督教
總論
聖經
神學
文獻
儀式
傳道
宗派
教會
基督教史
傳記
回教
總論
經典
佈教
回教史
傳記
猶太教
總論
猶太教史
傳記
其他宗教
中國祠寺
神話
比較宗教學
命理
術數
總論
陰陽
巫術/符咒
奇門遁甲
占卜
易占
占星
卜卦
籤詩
問神
其他
測字
占夢
塔羅牌
心理測驗
命相
命書
相書
姓名學
擇日
血型
風水
相宅
預言
靈異奇聞
禁忌
科學‧科普
自然科學
科學總論
總論
科學史
數學
應用數學
算數
代數
微積分
幾何
天文
總論
天象
天文地理
月球
歲時/曆法(應用天文學)
太空科學
氣象
物理
總論
理論物理學
力學
物質
聲/音響
熱
光
電/電子
磁學
現代物理
化學
總論
分析化學
定性分析
理論化學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實驗設備/實驗化學
物理化學
結晶學
地球科學/地質
總論
地形學/地文學
史地質學(地層學)
結構地質學(構造物理學)
動力地質學
地質調查(區域地質)
礦物學
古生物學
生物
總論
普通生物學
演化論
遺傳論
細胞論
生態學
生物學技術
微生物學
植物
總論
植物形態
植物解剖
植物生理
應用植物學/經濟植物學
植物之分佈/植物地理
種子植物
單子葉綱
孢子植物(隱花植物)
同節植物
動物
動物
動物解剖/比較解剖
動物生理
應用動物學
動物分佈/動物地理學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脊椎動物
哺乳類
人類學
人類學
自然人類學
解剖學
組織學/顯微解剖學
胎生學
生理學
各部生理
生化學/醫化學
應用科學
農業
總論
農業經營
農藝
農業災害
農作物
森林
畜牧/漁獵/家畜
蠶/桑蜂/蠟
農產製造
工程
總論
土木工程
道路鐵道
水利工程
船舶工程
市政及衛生工程
機械工程
陸空交通器具工程
電氣工程
發電工程
發電機械
輸配電工程
電力應用
照明電器
電子工程
通信工程
無線電工程
自動控制工程
其他
核子工程
礦冶
總論
礦業經濟
探礦/選礦/採礦
金屬礦
冶金/合金
煤礦(碳礦)
石油礦/石油工業
應用化學/化學工藝
化學葯品
爆炸品/燃燒/照明
食品化學/營養化學
陶磁/窯業
染料/顏科/塗料
油脂工業
高分子化學工業
電氣化學工
其他化學工業
製造
總論
精密機械工藝
金屬工藝
石工
木工
皮革工藝
造紙工藝
印刷術
纖維工藝
雜工藝
各種營業
總論
食糧營業
畜牧水產品業/飲食等業
工業品營業
礦產品業
製造品業
紡織品/衣料業
其他各種營業
醫療保健
中國醫方/草本
中國醫葯
中醫五官科
中醫內科
中醫外科
中醫幼科
中醫婦科
中醫理論
中醫診斷
中醫雜病
其他
特別治療
公共衛生
外科
西法醫學
內科
皮膚病
血液病
呼吸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消化系病
病理學
神經系病
循環系病
總論
婦產科/老幼科
葯物及治療
生藥學
其他
毒物學
藥力學
藥物學
藥劑學
藥療學
衛生學
養生
長壽法
氣功
瑜珈/體操
睡眠
靜坐
營養/食品
癌症
總論
醫療施設/醫師及護理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社會人文
/
社會學
/
禮俗
/
民俗學/各國風俗
分類
顯示:列表
顯示:並排
共
255
筆商品,
6
/13頁
電子書
101.
別有風味:香港風水故事典故(電子書)
作者:
蔣匡文
出版社:
萬里機構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0/07/01
裝訂:
電子書
術數大師王亭之首徒——蔣匡文,以輕鬆筆觸,運用中州派玄空飛星的方法,配上相片和插圖,並以實例解說,在一弛一張的情節變化中,綜觀歷史文化、建築結構、街道佈局……暢談香港本土風水故事的方方面面。 本書中,除了交代三元九運的推算方法和來龍去脈,娓娓道出港督府、禮賓府、特首辦的前世今生,還有一眾與大家息息相關的地標式建築物,包括中資銀行、英資大廈、古蹟街道、各區警署等等,讀來饒有趣味,就來走入耐人尋味的風水世界!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12 元,
優惠價:
1
312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02.
大清皇帝陪我吃頓飯:餐桌上的清史,揭露「朕」的菜單怎麼進入你家廚房,哪些御膳能遇到千萬要嘗(電子書)
作者:
袁燦興
出版社:
大是文化
出版日:
2020/06/03
裝訂:
電子書
黃金肉、白水煮羊肉、八珍糕、紅白鴨子、大滷麵、窩窩頭…… 這些「朕」的菜單是怎麼進入你家廚房?這本書告訴你。 懂「吃」,是最有滲透力的社交利器,讓人對你的素養立刻刮目相看。 ◎康熙與乾隆的長壽,都是吃出來的。康熙吃粥配醬菜,乾隆卻大啖鹿和羊。 ◎八國聯軍讓食不厭精的慈禧在跑路時愛上小米粥,還堅持要加蛋! ◎北京人過生日一定要吃碗大滷麵,起因是道光皇帝太摳門。 ◎清朝皇帝都愛下江南,飲食怎麼辦?全靠要什麼有什麼的行動大糧倉。 本書作者袁燦興是歷史學博士、中央電視臺主講人, 首度從飲食角度考察清史,以御膳為主,搭配宮中祕史, 宛如餐桌上的清朝史! ◎還原「朕」與「后」的欽點菜單,百姓爭相仿效 ‧努爾哈赤的黃金肉,開創大清王朝 一道黃金肉,讓努爾哈赤與明朝末代明將李成梁結下一樁緣, 想不到,這道原本為了拍馬屁而煮的黃金肉,竟意外開創出大清王朝! ‧天下亂局造就康熙節儉,醬菜變名菜 康熙帝愛吃醬,醬醃白菜、醬茄子、醬蘿蔔、清醬瓜子、韭菜醃醬瓜等。 年邁後更喜歡吃粥配醬菜,製法流入民間,成了北京現今知名餐廳的招牌醬菜。 ◎為了收買人心而設的宮廷宴席料理 ‧四次千叟宴,國力大展現 為了攏絡漢族、安定天下,清朝皇帝特愛辦千叟宴 (招待百歲老人來宮中吃飯)。 不只為了敬老,也是為了展現國威。宴會上吃什麼? 吃火鍋。火鍋就從女真開始一直流行到現在! ‧滿漢全席的名稱怎麼來?跟鰲拜有關 官場上的馬屁風與應酬風,吹出了滿漢全席餐,但菜餚並沒有海參魚翅等食材。 直到慈禧掌權,滿漢全席上的菜肴變豪奢,衍生出的,就是大家熟悉的全聚德烤鴨。 ‧八國聯軍來了!慈禧自此愛上小米粥 八國聯軍來襲,慈禧、光緒連夜出逃! 一道小米粥解救了慈禧的飢餓、一顆蛋補足了她的能量,至此她愛上小米粥! ◎市井飲食也入宮,人間美味廣流傳 ‧吃過宮中豆腐羹,哪怕丟官也值得 康熙南巡,在蘇州吃了八寶豆腐羹,結果整個清朝都為豆腐傾倒。 咸豐皇帝為了自製,還在宮中建了個豆腐房。 末代皇帝溥儀的御膳單上,更有滷煮豆腐、五香豆腐乾、什錦豆腐、 羊肉片燉凍豆腐、肉丁豆腐乾醬、炸豆腐絲燉菠菜等十幾樣。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60 元,
優惠價:
7
252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03.
唐魯孫談吃(電子書)
作者:
唐魯孫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0/04/23
裝訂:
電子書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美食專家唐魯孫先生,不但嗜吃會吃也能吃,無論是大餐廳的華筵餕餘,或是夜市路邊攤的小吃,他都能品其精華食其精髓。本書所撰除了大陸各省佳肴,更有臺灣本土的美味,讓人看了垂涎欲滴。 本書特色 唐魯孫說饞的文章,他最初的文友後來成為至交的夏元瑜說,唐魯孫以文字形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山水風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這是說唐魯孫的饞人談饞,不僅寫出吃的味道,並且以吃的場景,襯托出吃的情趣,這是很難有人能比較的。所以如此,唐魯孫說:「任何事物都講究個純真,自己的舌頭品出來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寫出來,似乎比捕風捉影寫出來的東西來得真實扼要些。」因此,唐魯孫將自己的飲食經驗真實扼要寫出來,正好填補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某些飲食資料的真空,成為研究這個時期飲食流變的第一手資料。 摘自逯耀東先生序饞人說饞──閱讀唐魯孫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0 元,
優惠價:
7
17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04.
山水“峒氓”:明清以来都柳江下游地区的家族、婚姻与仪式传统(電子書)
作者:
黄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
2020/04/01
裝訂:
電子書
本书运用“历史民族志”的研究视角与书写风格,结合民间历史文献与实地田野调查,对黔桂交界都柳江下游地区的“峒地”村寨民众展开研究,希望揭示自明清以来,面对王朝国家的军事力量以及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山区村寨社会在家族组织、婚姻关系和仪式传统等方面发生的整体性“结构”变迁,以此探讨南方山区人群身处王朝国家统治下的多种可能性和多元化途径,并且重新思考中国西南地区民众的历史书写与社会文化进程。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95 元,
優惠價:
7
487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05.
和食的饗宴(電子書)
作者:
徐靜波
出版社:
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0/03/15
裝訂:
電子書
這是一本關於日本飲食文化的作品,作者對中日文獻進行了比較研究,考證和通俗闡釋了日本「料理」和「茶酒」的發源、演變、特征以及中西文化輸入對其飲食多樣性的影響,並結合自己的親身體驗現身說法。 「料理篇」先對日本飲食史和食文化的特點進行了闡述,接著對「刺身」「壽司」「天婦羅」「醬菜」「麵類」「烤肉」等經典或新興菜式進行具體的分析。「茶酒篇」介紹了日本酒的釀造史和日本社會的酒文化,又對燒酒、清酒的發展演變進行梳理,更從中日交流和佛教傳播角度還原了日本茶文化的興起和流傳。 根據作者的後記,本書是作者的學術性著作《日本飲食文化:歷史與現實》的通俗版,適合想對和食有更深一層了解的非專業讀者。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02 元,
優惠價:
1
302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06.
泰國我的菜!:泰菜的身世、餐桌文化和美味奧祕(電子書)
作者:
姜立娟
出版社:
創意市集
出版日:
2020/03/10
裝訂:
電子書
泰厲害 ★ 談泰國飲食、世界變遷的專書 泰有趣 ★ 從料理輕鬆認識泰國人民日常 Sà-wàt-dee~ 懂吃泰國的第一本書! 說到「泰國菜」你想到什麼? 是打拋豬飯、綠咖哩、船麵、粿條? 還是老樣子「冬蔭功」酸辣蝦湯,或「宋丹」涼拌青木瓜? 不說你不知道,泰國人三餐吃的,跟你想吃的完全不同! 泰國人的飲食習慣,和你想的、接觸到的也有不小差異! 原來在泰國,「冬蔭功」不是湯,路邊攤的沙嗲也不算泰國菜, 傳說中的 "月亮蝦餅" 更不是台灣發明,在泰國叫「瓦片蝦餅」! 家家都有杵和臼,香草和香料用量大;最愛吃烤肉、蝦膏拌飯。 早餐吃烤肉串配糯米飯,點心也是芒果糯米飯;糯米飯超百搭! 吃飯都是用叉子+湯匙,只有吃麵和粿條時才會拿筷子。 飲料裡滿滿的冰塊「很正常」,因為泰國人幾乎不喝熱的! 🍴 達人聯合推薦 瓦勒斯 《去泰國玩節慶》作者 胖胖樹王瑞閔 《舌尖上的東協》作者 船橋彰 旅行文學作者 黃偉雯 亞太研究文史工作者/作家 韓良憶 生活美食作家/電台主持人 (按筆畫順序排列) 【本書特色】 🍚 美味兼具知識 → 了解泰國飲食文化第一本書 🍡 深度樂趣皆備 → 具歷史脈絡的美味奧祕研究 【內容介紹】 綠咖哩、紅咖哩、船麵和粿條、伊森香腸、烤肉沙嗲……❤ 為什麼泰國菜看起來有各國料理的影子,嚐起來卻滿是驚喜? 這是一本談「泰國人為什麼這樣吃?」的飲食變遷探究書。 東南亞國家中,唯一沒有遭列強殖民的國度:暹羅→泰國, 是如何將各民族之間的味蕾做出調和,還壯大出全球口碑? 分成中部、北部、東北部、南部的4種菜系,其實各有故事, 當中,除了宗教等歷史文化因素,竟還有「國家政治考量」!? 甚至連一個泰國傳統金色甜點,都可以和「路易十四」有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2 元,
優惠價:
1
252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07.
微醺,倫敦:飲酒文化以及酒的故事,顛覆你想像的英國人(電子書)
作者:
黃瑋苑
出版社:
創意市集
出版日:
2020/02/20
裝訂:
電子書
──作者旅居英國多年的生活體驗與文化觀察── 人文角度寫酒講酒,了解酒的有趣之處與風土人情 用感性的筆觸將旅遊、英國文化、酒知識充分調和後,有別於市面上的旅遊及酒類書籍截然不同的角度著筆。 英國 酒文化: 從隨處可見的街頭Pub到世界級的雞尾酒吧,酒,無所不在英國人的生活、歷史、日常裡。本章節以作者旅居倫敦十餘年的生活經驗及田野觀察,用獨樹一格的角度看英國酒文化。 世界 酒旅人: 延續上章的酒類淺知識外,本章還提供極富文化性的旅遊見聞,例如: 在沃韋的英國默劇大師卓別林故居博物館、搭乘從十九世紀起在英國極受歡迎的遊輪到馬德拉島的經驗、紐澳良每年的Mardi Gras嘉年華會、加納利群島上的荷西與三毛之墓等等。 英倫歲月,微醺札記 London Cocktail Week每年十月第一週舉行的倫敦調酒週,倫敦城變身成大人的雞尾酒樂園。 琴湯尼Gin & Tonic是英國人最愛的夏季調酒,正統琴湯尼中通常Gin跟Tonic的比例是1:2。 產自葡萄牙的高酒精甜葡萄酒波特酒Port Wine是英國貴族熱愛的餐後酒,時至今日,英國女王在接待各國元首的國宴上也都會把波特酒作為餐後「暖胃酒」。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24 元,
優惠價:
1
224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08.
解密印度廚房:香料、沾醬、調味料、印度餅(電子書)
作者:
印度安娜
出版社:
麥浩斯
出版日:
2020/02/06
裝訂:
電子書
香料、沾醬、調味料、印度餅 80道印度料理、神秘的印度料理香氣搭配全解密 這不僅是一本料理書,也是一本從廚房現場出發,探索印度飲食文化的指南。 真正的印度,是什麼樣子呢?印度菜知多少?是奶茶?還是咖哩?神秘的香氣來自哪裡?作者數度進出印度,跟著三十年印度料理經驗的大廚學做菜,更深入不同種姓人家學做印度家庭料理。 這本書不僅可以學習印度菜,更可透過料理窺見這神秘國度的日常與文化。食物不僅只是餐桌上的料理,其實食物跟歷史文化息息相關。這不僅是一本料理書,也是一本從廚房現場出發,探索印度飲食文化的指南。還有好多好多打破既定認知,而且是當地人看你不是觀光客,才願意多告訴你一些關於印度的真實日常。 印度成為近年來台灣人最感興趣的顯學之一,也陸續出現不少印度料理餐廰,不過許多人對於印度仍然存在若干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例如:印度料理全部是咖哩?其實不然,不同邦、不同種姓的人對食物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例如:女生去印度很危險? 其實也不然,兩位女性作者深入印度鄉下,住在印度人家,還成為印度煮婦。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06 元,
優惠價:
1
406
加入購物車
75折
電子書
109.
我和世界的孩子,不一樣的生活:生活互動繪本(電子書)
作者:
麥特.拉莫斯
出版社: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小天下)
出版日:
2020/02/03
裝訂:
電子書
來自世界各地的59個孩子, 在這本書裡分享了他們的食衣住行和日常活動, 從家人、三餐、房間、分擔的家事、教室、老師,到最喜歡的一本書…… 這20個單元各有一個空白頁面是屬於你的, 請你用文字、圖畫記錄自己的食衣住行和日常活動。 你可能和盧安達的凱莎飼養相同的寵物; 你常吃的早餐和南韓的佳允大概很不一樣。 你多認識和自己不同的人, 就能從他們身上更認識自己,進而接受自己。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75
28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0.
跨文化研究.总第7辑(2019年第2辑)(電子書)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
2020/02/01
裝訂:
電子書
《跨文化研究》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跨文化研究院组织编撰的综合性学术集刊,其主旨是瞩望人文,学宗博雅,拆解古今中西樊篱,汇通人文,“六艺”兼容;立足语言文学,却无学科本位,尝试将文学、历史、宗教、哲学、语言融于一体。书中以跨文化的方法和视野审视人类古今精神问题,通过对话与交流,致力于推进以中化西、中学西传和中国文化的现代化,为拓展中国文化世界化的渠道,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做不懈的努力。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90 元,
優惠價:
7
343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1.
酸甜苦辣鹹(電子書)
作者:
唐魯孫
出版社:
大地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0/01/13
裝訂:
電子書
【暢銷數十年,全新改版】 歷史學者、美食評論家逯耀東先生作序推薦 民以食為天,吃是文化、是學問也是藝術,本書作者是滿洲世家,精於飲饌,自號饞人,是有名的美食家。又作者足跡遊遍大江南北,對南北口味烹調,有極細緻的描寫、有極在行的評議。本書看得你流口水,愈看愈想看,是美食家、烹飪家、主婦、專家、學生及大眾最好的讀物。 本書特色 唐魯孫說饞的文章,他最初的文友後來成為至交的夏元瑜說,唐魯孫以文字形 容烹調的味道,「好像老殘遊記山水風光,形容黑妞的大鼓一般。」這是說唐魯孫的饞人談饞,不僅寫出吃的味道,並且以吃的場景,襯托出吃的情趣,這是很難有人能比較的。所以如此,唐魯孫說:「任何事物都講究個純真,自己的舌頭品出來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寫出來,似乎比捕風捉影寫出來的東西來得真實扼要些。」因此,唐魯孫將自己的飲食經驗真實扼要寫出來,正好填補他所經歷的那個時代,某些飲食資料的真空,成為研究這個時期飲食流變的第一手資料。 摘自逯耀東先生序饞人說饞──閱讀唐魯孫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
7
196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2.
日本歲時記:順隨節氣的開運七十二候(電子書)
作者:
神宮館編集部
出版社:
楓樹林
出版日:
2020/01/01
裝訂:
電子書
~四季皆存在改善運氣的力量~ 順隨節氣的七十二個養生之道+開運方法, 體會與天地相通,內蘊深厚的歲時文化。 【本書特色】 ◎以秀逸的粉彩畫描繪24節氣、72候的萬物情態。 ◎整理順隨節氣天候,可以改善運氣的時機與方法。 ◎列出最「得時」的物產,以及樂享當季的最佳方式。 「立春正月春氣動,東風能解凝寒凍; 土底蟄蟲始振搖,魚陟負冰相戲泳……」 自古以來,中國為了農忙,結合天文、氣象、物候,劃分出了二十四節氣, 為了更細膩的拿捏耕事,每五天又分成三段期間,共七十二候,並隨著曆法一同傳入日本。 深諳季節變換逸趣的日本人,更細膩地將生活風俗與四時物產相依相形, 結合天上、人間、鳥、蟲、魚、草、花等自然法則, 創造出專屬於日本,內蘊深厚的歲時文化。 ➜➜七十二候的每一候,都有萬物發出的「先兆」: 立春的中候,「鶯之聲」,以聽見黃鶯美妙的「鶯之聲」為兆。 清明的中候,「鴻雁北」,以雁鳥北歸佈滿天空發出的「雁音」為兆。 小暑的中候,「蓮始開」,以紅色燈籠狀大大鼓起的「酸漿開花」為兆。 立冬的中候,「地始動」,以地面上「霜柱」會發出爽快的聲響為兆。 ➜➜體會季節感美感之餘,不忘享用當季的物產和參加祭典: 在啓蟄「桃始笑」時節,品嚐滋味鮮甜的「鯡魚甘露煮」, 在小滿「紅花榮」時節,欣賞「金魚草」隨風搖曳的丰姿, 在大暑「大雨時行」時節,參加「睡魔祭」驅除夏季的睏倦。 在冬至「麋角解」時節,則聽「除夜之鐘」消除一百零八種煩腦。 ➜➜天地四季的轉換時分,也是個人運氣的轉換關鍵點: .「東風解凍」的2月5日,將心願寫下來貼在房間東側,祈禱一年都順心平安。 .「蛙始鳴」的5月6月,擺設青蛙飾品擺在客廳或玄關,以提升財運。 .「涼風至」的8月8日,吃桃子不但能祛魔避凶,還能吸引良緣眷顧。 .「熊蟄穴」的12月13日,用清掃揮別一年的穢氣,迎接年神上門。 《日本歲時記:順隨節氣的開運七十二候》以秀逸的粉彩畫, 搭配各個節候的物產、節慶、自然景觀,整理能夠掌握時機的開運提示, 期望珍惜自然之禮的人們,能在四時變換中,感受天地萬物的相應相合, 時時接通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天地頻率,替自己創造好的運氣。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
7
24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3.
歲時禮俗文化論略(電子書)
作者:
林素英
出版社:
臺灣師大出版社
出版日:
2020/01/01
裝訂:
電子書
本書先以自序說明本書出版緣起,接著,由上下兩編正文與結語,論述由「劫」到「節」的發展,再探討歲時禮俗未來的研究動向。上編,藉由基本天文曆法及二十四節氣與生活的關係,說明絕大多數歲時禮俗活動,來自古人面對大自然嚴峻考驗的因應措施,因而多理解歲時禮俗與生活的關係,可以增進人與大自然的和諧,緩和人與大自然的緊張關係。下編,藉由十大歲時節日實例以探尋節日起源,嘗試回歸古人過「劫」的體驗。當今人歡樂過「節」的同時,實應反思古代禮俗活動安排的意義,為促進人與大自然的和諧而努力。附錄可提供後續研究的參考資訊。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50 元,
優惠價:
7
38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4.
食在宋朝:大宋餐桌上的料理實驗室(電子書)
作者:
李開周
出版社:
大旗
出版日:
2020/01/01
裝訂:
電子書
「江湖在走,吃貨要懂!」 爬梳史料、細心考證,只為許你一個美食大宋。 想吃宋菜要先了解宋朝的生活習慣與餐桌禮儀。 宋朝飯館為什麼不賣午飯? 吃宋菜像在吃西餐! 宋朝的川菜沒有辣椒?! 朱熹做的茄子其實很難吃? 宋朝居然有日本料理! 食安問題絕非現代專利! 舉凡煎、炒、蒸、煮、炸,一切烹調皆在宋朝發揚光大! 想吃美食?走!我們去宋朝!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50 元,
優惠價:
7
245
加入購物車
75折
電子書
115.
出門訪古早(電子書)
作者:
逯耀東
出版社: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19/12/27
裝訂:
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75
360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6.
在地與新異:臺灣民俗學與當代民俗現象研究(電子書)
作者:
洪淑苓
出版社:
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19/12/01
裝訂:
電子書
本書以臺灣的漢人民俗為研究範圍,藉由民俗學者的研究論著、民俗文獻資料、民俗現象與議題,梳整傳統習俗在臺灣的承傳與演變,挖掘臺灣民俗的在地化、變異與創新的特質。全書分為上、下編,凡十章,上編為針對民俗學者的論著與貢獻之研究,下編為針對臺灣民俗的文獻資料與當代現象之研究。上編五章詳論黃得時、楊雲萍、婁子匡、朱介凡、郭立誠五位民俗學者的生命歷程、治學方法與民俗學研究成果,從中亦可看到從日治到戰後,民俗學跨時代的轉型軌跡。下編五章,選取民俗雜誌、筆記雜談與同鄉會雜誌等材料,挖掘研究議題,提供社會文化的反思。亦針對現代社會的月老信仰、七夕習俗加以觀察和評論,省思如何維護民俗傳統,以及如何因應變異、創新的現象。本書建構了臺灣民俗學史的論述架構,在縱與橫的兩方面,都提供了精闢深入的析論。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00 元,
優惠價:
7
420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7.
何以载道:传统文化五讲(電子書)
作者:
曹迎春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
2019/12/01
裝訂:
電子書
本书是作者近三年开办的“国学普及系列讲座”的讲座稿,分为五个专题,汉字文化主要讲汉字与服饰、汉字与饮食、汉字与居所、汉字与出行、汉字与生育、汉字与丧葬、汉字与婚姻、汉字与姓名;汉服文化主要讲汉服概念、汉服起源、汉服款式、汉服图案、汉服运动;中国茶文化主要讲茶之历史、茶之趣事、茶之习俗、茶之文学、茶道精神;中国酒文化主要讲酒的起源、饮酒器具、酒宴文化、酒令游戏、饮酒礼仪、酒与文学;中国玉文化主要讲玉之名、玉之材、玉之器、玉之史。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45 元,
優惠價:
7
312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8.
宋江阵:仪式、象征与认同(電子書)
作者:
郭学松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
2019/12/01
裝訂:
電子書
宋江阵是两岸乡土社会武术组织,也是两岸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事项,凝聚了两岸民众数百年的历史记忆,是两岸同源文化的特殊例证。本书运用文献法、参与式观察、访谈、口述历史、个案探讨等研究方法,从追本溯源伊始,对宋江阵的发展历程、仪式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基于此而阐释隐含在宋江阵仪式文化中的象征内涵,从而解构隐藏在广大民众内心的历史心性,透析这种仪式文化中的自我认同、族群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建构逻辑。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40 元,
優惠價:
7
378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9.
民族理论研究(第三辑)(電子書)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
2019/12/01
裝訂:
電子書
《民族理论研究》以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重点招标课题“构建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少数民族视域研究”为依托,聚焦民族理论相关问题研究,设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民族工作研究、世界民族问题与理论政策、学术史与研究动态五个版块。本书为第三辑。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40 元,
優惠價:
7
448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20.
大宋饕客:從早市小攤吃到深夜食堂(電子書)
作者:
劉海永
出版社:
時報文化
出版日:
2019/11/20
裝訂:
電子書
劉海永 文史學者、專欄作家。河南開封人,開封省會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已出版《餐桌上的宋朝》、《一座城的民國記憶》、《一座城的人文祕境》、《一座城的美食風情》、《一座城的風雅往事》、《汴京紀事》等八部著作。 還原城市記憶,打撈塵封歷史,英國BBC紀錄片《中華的故事》宋朝部分拍攝顧問,美國國家歷史頻道、中國檔案報、鳳凰衛視等媒體對其事蹟進行專題報導。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30 元,
優惠價:
7
231
加入購物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共
255 筆
13 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瀏覽紀錄
會員專區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首頁
網站導航
暢銷榜
新品
中文書
外文書
簡體書
三民東大
親子館
文具禮品
漫畫館
教科考用
政府出版
香港出版
大學出版
得獎作品
套書
紅利兌換
加價構
主題書展
三民書局
關於我們
門市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異業合作
圖書採購/編目
人才招募
禮券兌換處
瀏覽器資訊
三民網路書店服務
會員服務條款
資訊安全警語
隱私權政策
新手購書
圖書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
空中大學購書
好站連結
企業會員專區
加入企業會員
服務條款
會員須知
圖書目錄下載
三民・東大・弘雅三民
小山丘童書(0-6歲)
兒童・青少年(7歲以上)
古籍圖書目錄
古典圖書目錄
畢業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