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紀錄
TOP
企業採購
會員登入
會員專區
購物車
0
通知
0
紅利兌換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0
0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進階搜尋
熱搜: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曬書祭
、
52赫茲
、
國文爆卦公社2
、
流感疫苗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全部
商品名稱
ISBN
作者
出版社/品牌
促銷活動
書展
叢書
系列
標籤
代碼
商品代碼
繁體書
簡體書
外文書
電子書
港版書
文具/禮品
生活市集
紅利兌換商品
GO
熱搜:
2025線上國際書展
、
特價字典展
、
曬書祭
、
52赫茲
、
國文爆卦公社2
、
流感疫苗
、
如果德川家康成為總理大臣
、
迷宮飯 世界導覽冒險者聖經
、
雪山覓徑
、
公務員每月一書
、
臺灣漫遊錄
暢銷榜
新品
推薦
中文
外文
簡體
三民東大
電子書
親子
文具選物
漫畫
教科考用
NEW
千呼萬喚始出來,紅利積點抵現金,趕快讓你的積點變現金!
165反詐騙
2025國際書展現場活動搶先看
親子共讀
兒童文學
童謠
童話
自然科學
算數
藝術
寫作
語言學習
親子教育
繪本
財經企管
商業財經
經濟
總論
經濟學各論
經濟史地
生產/企業/政策
土地問題
實業
勞工問題
交通/運輸
貿易
合作
財政
總論
貨幣/金融
銀行
公共理財
各國財政狀況
地方財政
關稅
會計
行銷企管
管理
企業管理
總論
管理理論
管理組織
人事管理
事務管理
生產管理
業務管理
財務管理
行銷管理
總論
品牌
採購進貨
市場分析
推銷策略
商品交易
運輸
經營
總論
商業地理
商政
商業實踐
商店經營
各公司行號誌
統計
總論
統計學各論
統計資料之處理
各國統計
人口統計
生命統計
應用統計學
各科統計
廣告
投資理財
信用
信託
匯兌
投資/證券
證券市場
保險
賦稅
文學作品
文學
總論
文藝批評
寫作/翻譯/演講
寫作
論文寫作
翻譯
演講
中國文學
總論
中國文學史
國學
詩詞曲賦
詩
詞
曲
散文/雜注
古典小說
筆記小說
章回小說
古典名著
水滸傳
西遊記
金瓶梅
紅樓夢
總論
文學作品
民間文學
其他
東方文學
總論
日本文學
韓國文學
遠東各地文學
中東文學
阿拉伯文學
波斯文學
印度文學
東南亞各國文學
西洋文學
英國文學
美國文學
德國文學
法國文學
義國文學
西班牙文學
西方諸小國文學
北歐各國文學
中歐各國文學
東歐各國文學
美洲各國文學
非洲各國文學
澳洲/其他各地文學
其他
小說
武俠小說
金庸
其他
推理小說
短篇小說
長篇小說
西洋小說
英國小說
美國小說
德國小說
法國小說
意國小說
其他
寫實小說
科幻小說
語言學習
總論
語言學
字典
中文字典
日文字典
英文字典
其他字典
成語字典
中文
訓詁學
文字學
聲韻學
方言
文法
修辭
讀本
各地方言
日文
音標
文法
寫作
讀本
英文
單字
發音
文法
寫作
讀本
其他
俗諺語
命名
其他東方語言
其他西方語言
藝術設計
建築
工商業建築/民屋/住宅建築
中國建築
公共美術建築
各國建築
其他各種建築/風景建築/造園
宗教建築物
建築美術設計
宮殿及城廊
道路及橋樑
總論
音樂
合奏/樂團
弦樂
管樂/簧樂
舞樂
劇樂
樂理及音樂技巧
機械樂/打擊樂
總論
聲樂/歌曲
鍵盤樂器
書畫
各派
各種畫
西洋畫
東洋畫
法帖
書法
書畫目
畫冊
畫法
總論
舞蹈
雕塑
木雕
石雕
板畫
金銅雕
陶瓷
象牙彫/角彫/骨彫
塑像
篆刻/刻印
雕塑方法
總論
應用美術
工業意匠
地毯美術
色彩/配色
玻璃美術
商業意匠
裝飾文字
圖案/裝飾
圖案與纹樣
戲劇
中國戲劇
木偶戲
西洋戲劇
其他各種戲劇
東洋戲劇
電影
劇本
戲院/演出/演技
總論
總論
攝影
拍攝藝術
特殊攝影
專題攝影集
普通攝影集
總論
攝影作品論
攝影技術/方法
攝影業/攝影師
攝影器材設備
休閒生活
漫畫
棋藝遊戲
棋弈
撲克牌
賭博遊戲
笑話
謎語
魔術特技
結繩
數學遊戲
運動/遊戲
健身
田徑
球類
足球
籃球
網球
排球
棒/壘球
撞球
高爾夫球
其他球類
水上活動
其他戶外活動
兒童遊戲
武術
拳法
棍術
劍術
觀光旅遊
台灣地區
登山
露營
旅館
其他
地圖
離島
中國大陸/港澳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其他地區
亞洲
日本
韓國
歐洲
英國
德國
義大利
西班牙
其他國家
美洲
美國
加拿大
其他國家
非洲
澳大利亞
紐西蘭
澳洲及其他國家
園藝/寵物
園藝
花卉盆栽
蔬菜栽培
果木栽培
造園
其他園藝
寵物
狗
貓
兔
其他
技藝
香道
插花
茶道
手工DIY
美容/服飾
美容
減肥塑身
護膚
化妝
美髮
指甲彩繪
整形
服飾
服裝設計/選購
中西衣服
內衣及配件
染色
總論
居家生活
家事
育兒
家庭醫學
家庭管理
室內佈置
家庭工藝
飲食烹飪
食譜
總論
中餐
西餐
日本料理
速簡料理
肉類烹調
蔬菜烹調
飲料
餐桌服務
調味料
食物保存
烹飪技藝
蒐藏
集郵
寶石
古玩
錶
其他
社會人文
總論
史地
中國歷史
總論
中國通史
中國斷代史
先秦史
漢三國史
晉/南北朝史
唐/五代史
宋及遼金元史
明史
清史
現代/民國史
中國文化史
先秦文化史
漢三國文化史
晉/南北朝文化史
唐/五代文化史
宋/遼金元文化史
明文化史
清文化史
現代/民國文化史
總論
中國民族史
中國外交史
前代中國外交史
現代中國外交史
中國與亞洲
中國與歐洲
中國與美洲
中國與非洲
中國各地方外交史
總論
中國史料
史料
中國地理
總論
中國地方志
總論
華北地區
華中地區
華南地區
東北地區
塞北地區
西疆/西域
名勝古蹟
中國遊記
其他
台灣史地
世界史地
總論
世界通史
世界斷代史
中古史
近代史
世界文化史
其他
世界地理
遊記
亞洲史地
總論
日本史地
韓國史地
東亞諸國島嶼史地
俄領亞洲/中亞史地
中東史地
西南亞細亞史地
南亞/印度史地
東南亞史地
南洋群島史地
歐洲史地
總論
英國史地
法國史地
德國史地
中歐史地
義大利史地
西班牙/葡萄牙史地
北歐史地
俄國史地
巴爾幹半島/希臘史地
烏克蘭史地
美洲史地
總論
美國史地
加拿大史地
拉丁美洲史地
中美洲史地
南北洲史地
非洲史地
大洋洲史地
海洋志
考古
哲學
總論
思想學問
中國哲學
總論
先秦哲學
總論
易經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其他家
漢代哲學
魏晉六朝哲學
唐代哲學
宋元哲學
明代哲學
清代哲學
現代哲學
東方哲學
西方哲學總論
論理學
形上學
心理學
美學
倫理學
總論
人生哲學
個人倫理
家庭倫理
性倫理
社會倫理
國家倫理
道德倫理
職業倫理
其他
社會學
社會
總論
社會學各論
社會問題
社會調查報告/社會計劃
家庭/族制
社區
社會群/團體
社會工作
社會病理/緩和
社會改革論
教育
總論
教育心理/教學
教師及師範教育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教育行政
管理/訓育/輔導
各種教育
特殊人教育
禮俗
總論
禮經
通禮
邦禮
家禮
民族學
民族誌
原始風俗
民俗學/各國風俗
謠俗/傳說/民間歌謠
性關係
政治/法律/軍事
政治
總論
公共行政
中國政治制度
各國政治
地方制度
政黨
移民/殖民
國際關係
國際法
法律
總論
憲法
中國法規彙編
各國法規
民法
刑法
訴訟法
商法
行政法
司法/司法行政
軍事
總論
軍制
兵法/作戰
訓練/教育
後勤/軍人生活
軍事技術
陸軍
海軍
空軍
國防/防務
傳記
總論
中國人物傳記
古代人物
現代人物
台灣人物傳記
世界人物傳記
日本人物傳記
歐洲人物傳記
美國人物傳記
其他國人物傳記
譜系
新聞學
圖書資訊
圖書館學
目錄學
博物館
其他
宗教命理
宗教類
總論
佛教
總論
經典
論疏
規律
儀制/文藝
佈教
宗派
寺院
佛教史
傳記
道教
總論
道藏
儀式
修煉
宗派
道教史
基督教
總論
聖經
神學
文獻
儀式
傳道
宗派
教會
基督教史
傳記
回教
總論
經典
佈教
回教史
傳記
猶太教
總論
猶太教史
傳記
其他宗教
中國祠寺
神話
比較宗教學
命理
術數
總論
陰陽
巫術/符咒
奇門遁甲
占卜
易占
占星
卜卦
籤詩
問神
其他
測字
占夢
塔羅牌
心理測驗
命相
命書
相書
姓名學
擇日
血型
風水
相宅
預言
靈異奇聞
禁忌
科學‧科普
自然科學
科學總論
總論
科學史
數學
應用數學
算數
代數
微積分
幾何
天文
總論
天象
天文地理
月球
歲時/曆法(應用天文學)
太空科學
氣象
物理
總論
理論物理學
力學
物質
聲/音響
熱
光
電/電子
磁學
現代物理
化學
總論
分析化學
定性分析
理論化學
無機化學
有機化學
實驗設備/實驗化學
物理化學
結晶學
地球科學/地質
總論
地形學/地文學
史地質學(地層學)
結構地質學(構造物理學)
動力地質學
地質調查(區域地質)
礦物學
古生物學
生物
總論
普通生物學
演化論
遺傳論
細胞論
生態學
生物學技術
微生物學
植物
總論
植物形態
植物解剖
植物生理
應用植物學/經濟植物學
植物之分佈/植物地理
種子植物
單子葉綱
孢子植物(隱花植物)
同節植物
動物
動物
動物解剖/比較解剖
動物生理
應用動物學
動物分佈/動物地理學
無脊椎動物
節肢動物
脊椎動物
哺乳類
人類學
人類學
自然人類學
解剖學
組織學/顯微解剖學
胎生學
生理學
各部生理
生化學/醫化學
應用科學
農業
總論
農業經營
農藝
農業災害
農作物
森林
畜牧/漁獵/家畜
蠶/桑蜂/蠟
農產製造
工程
總論
土木工程
道路鐵道
水利工程
船舶工程
市政及衛生工程
機械工程
陸空交通器具工程
電氣工程
發電工程
發電機械
輸配電工程
電力應用
照明電器
電子工程
通信工程
無線電工程
自動控制工程
其他
核子工程
礦冶
總論
礦業經濟
探礦/選礦/採礦
金屬礦
冶金/合金
煤礦(碳礦)
石油礦/石油工業
應用化學/化學工藝
化學葯品
爆炸品/燃燒/照明
食品化學/營養化學
陶磁/窯業
染料/顏科/塗料
油脂工業
高分子化學工業
電氣化學工
其他化學工業
製造
總論
精密機械工藝
金屬工藝
石工
木工
皮革工藝
造紙工藝
印刷術
纖維工藝
雜工藝
各種營業
總論
食糧營業
畜牧水產品業/飲食等業
工業品營業
礦產品業
製造品業
紡織品/衣料業
其他各種營業
醫療保健
中國醫方/草本
中國醫葯
中醫五官科
中醫內科
中醫外科
中醫幼科
中醫婦科
中醫理論
中醫診斷
中醫雜病
其他
特別治療
公共衛生
外科
西法醫學
內科
皮膚病
血液病
呼吸系病
泌尿生殖系病
消化系病
病理學
神經系病
循環系病
總論
婦產科/老幼科
葯物及治療
生藥學
其他
毒物學
藥力學
藥物學
藥劑學
藥療學
衛生學
養生
長壽法
氣功
瑜珈/體操
睡眠
靜坐
營養/食品
癌症
總論
醫療施設/醫師及護理
三民網路書店
電子書
/
宗教命理
/
宗教類
/
佛教
/
總論
分類
顯示:列表
顯示:並排
共
238
筆商品,
1
/12頁
70折
電子書
1.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社會議題(電子書)
作者:
星雲大師
出版社:
佛光文化
出版日:
2025/01/01
裝訂:
電子書
【內容簡介】本書收錄星雲大師八篇文章。對環保、對經濟、以及自殺的防治與女性問題等,大師都提出解決之道。佛教是面向人間,面向人群的,社會議題的探討必然是佛教所納入與關懷的。因此,針對「經濟問題」,大師提出:經濟既是民主的命脈之所繫,一個國家要厚植國力就要發展經濟,因為經濟充裕,國防自然有力量,教育自然會提升,社會生產力自然增加,人民生活自然豐足安定,社會亂象也將因之消除。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中國江蘇江都人,生於一九二七年,二○二三年圓寂,耆壽九十七歲。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 一九四九年初來台。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三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才。此外,為推廣社會教育,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一九八五年,卸下佛光山宗長一職,之後四處雲遊弘法,創辦國際佛光會,任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長、世界佛教徒友誼會榮譽會長。 大師著作等身,著有《釋迦牟尼佛傳》《佛教叢書》《佛光教科書》《往事百語》《佛光祈願文》《迷悟之間》《人間萬事》《當代人心思潮》《人間佛教當代問題座談會》《人間佛教系列》《人間佛教語錄》《人間佛教論文集》及《星雲大師全集》等,並譯成英、德、日、韓、西、葡等二十餘種語言,流通世界各地。 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對佛教制度化、現代化、人間化、藝文化、國際化的發展,可說厥功至偉! 【目錄】星雲大師略傳 編輯緣起 佛教對「倫理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環保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經濟問題」的看法 佛教對「政治人權」的看法 佛教對「戰爭與和平」的看法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50 元,
優惠價:
7
31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2.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生死關懷(電子書)
作者:
星雲大師
出版社:
佛光文化
出版日:
2025/01/01
裝訂:
電子書
【內容簡介】《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共計三冊,將大師弘法五大洲,針對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所作的講演、座談,結集成冊,提供大眾參酌,從中讀出解決現實人生之道。本冊主題為「生死關懷」,收錄八篇精采的論述。 對於生死問題的探討與解決,是古今人等皆想揭開的謎團。此類議題亦有八篇文章,大師從佛陀的言論為出發,提出個人體驗與看法。從安樂死、臨終關懷、身心疾病等,大師為我們指出一條「希望之路」。如:到成功大學醫學院講演,發表佛教對「器官捐贈」及「臨終關懷」的見解與作法;面臨「身心疾病」如何治療的問題,需以佛法的慈悲喜捨作為治療心病的良藥。再者,應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邀請,與多所大學的各科系學生座談。依大家所提出安樂死、墮胎、殺生等問題,從佛教、醫學、法律、人情等觀點,大師一一提出解說及因應之道。 為化解多數人對「生死」的恐懼,大師在美國西來大學透過遠距教學,與全球各地的學員座談。提出:生死本一如,就像白天和黑夜自然的輪轉,人往生後,家人要能為他念佛,並隨喜量力為他行善積蓄功德,才是正面的幫助親友解除面臨死亡的恐懼。 死亡如換衣、如搬家、如出獄、如秋天的葉落。對死亡有正確的認知,我們才能跨越生死的籓籬,悠遊人間,自在無礙。大師提出「死亡是新的開始」,像每天早上升起的太陽,讓人們摒除死亡是絕望的陳舊觀念。從對死亡的關懷,大師也從現實生活的層面去探討,民間信仰的價值、素食問題及對修行問題的看法等等。 大師對「民間信仰」亦給予肯定,認為民間的關公、媽祖及有忠孝節義情操的神明等,祂們讓民眾相信善惡報應,對社會的和諧有所助益。老婆婆虔誠的禮拜,雖不懂高深的哲理,但信念堅貞、信念之純潔高尚,卻是值得讚賞的。信仰當然以「正信」最好,還未正信時,「迷信」至少比「不信」好,因為,迷信的人,還有個善惡因果的言行規範。 皈依後,一定要吃素嗎?一般人將素食與信仰佛教畫上等號,其實素食是一種生活習慣而已,皈依是終生信奉佛教,不一定要吃素,心中有佛,擁有慈悲心才是最重要。大師提出素食只是生活的習慣,不能與信仰畫上絕對的等號。 對於修行,大師提出簡要的說明:修行即為修正行為,不一定要到深山裡去苦思冥想,修行也不一定要眼觀鼻、鼻觀心地自我獨修;甚至修行也不只是誦經、持咒、念佛、參禪。如果天天誦經拜佛,卻是滿心的貪瞋愚痴、自私執著;不如法的修行,如何會有如法的結果? 修行,固然需要;修心,更為重要。行正心不正,有外無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20 元,
優惠價:
7
294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3.
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族群倫理(電子書)
作者:
星雲大師
出版社:
佛光文化
出版日:
2025/01/01
裝訂:
電子書
【內容簡介】《人間佛教當代問題探討》共計三冊,將大師弘法五大洲,針對不同領域的社會人士所作的講演、座談,結集成冊,提供大眾參酌,從中讀出解決現實人生之道。 本冊主題為「族群倫理」,收錄八篇精采的論述。星雲大師提出對族群、對宗教之間,對人生、對家庭、對青少年教育,乃至對殺生以及生命教育的看法。 族群問題,自古至今無不影響著各個國家及民族間的分與合。要想化干戈為玉帛,最需要的就是要有「同體共生」、「尊重包容」的國際觀,接受同體共生的「地球人」的思想。 佛陀主張「各族入佛,同為佛子」、「四姓出家,同為釋種」,是佛陀具慈悲融和的性格使然。縱觀佛教史上,從未有過戰爭或衝突,乃是佛教包容異己的寬大心量。此書中,對化解族群各宗教間的敵意、階級性別的歧視、人權平等的重視,大師都提出一些致力和平的看法。 族群問題或政治人權等等,唯有遵循大師倡導的「尊重與融和」才能消除對立,也唯有尊重才能和平,唯有包容才能互助,以佛法的慈悲觀,對世界的和諧發展造成正面的助益。 族群的起點在個人,個人的形成在家庭、在學校。有鑑於此,大師與青年、教師、博碩士等等,暢談佛教對「青少年教育」、「家庭問題」、「生命教育」、「應用管理」等看法,希望社會大眾一起來重視「教育」,肯定健全「家庭」,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家庭倫理的健全,是國家發展的根本,也是世界和平的基石。 星雲大師希望以佛法的觀點來探討並解決社會亂象及當代所面臨的各種複雜問題;同時促使更多人一探社會與人心問題的究竟,明白佛陀的智慧是跨越時空,佛法具有時代性的,即使社會迅速變遷,問題千變萬化,只要人間遠離不了「生老病死」的困惑,佛陀猶如心靈良醫,而佛法則是調和我們身心疾病的良藥。 【作者簡介】星雲大師 中國江蘇江都人,生於一九二七年,二○二三年圓寂,耆壽九十七歲。傳臨濟正宗第四十八世,佛光堂上第一代開山祖師。 一九四九年初來台。曾主編《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覺世》旬刊等佛教刊物。一九六七年創建佛光山,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之宗旨,致力推動「人間佛教」。先後在世界各地創設三百餘所寺院道場,並在海內外設立十六所佛教學院,培養佛門專業人才。此外,為推廣社會教育,創辦普門中學、南華大學、佛光大學、美國西來大學、澳洲南天大學,及創辦《人間福報》、「人間衛視」。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60 元,
優惠價:
7
322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4.
法苑珠林(上)(電子書)
作者:
(唐)道世和尚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5/01/01
裝訂:
電子書
法苑珠林是中國唐代佛教典籍,全書共有一百卷。由唐朝的道世法師所著,總章元年(668年)完成。 唐顯慶四年(659年),道世根據《經律異相》編成《諸經要集》,後來再撰選成《法苑珠林》。他所引用的典籍多達四百餘種,包括佛教、儒家、道教、讖緯、雜著等等,向來被視為佛教的百科全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050 元,
優惠價:
7
73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5.
法苑珠林(下)(電子書)
作者:
(唐)道世和尚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5/01/01
裝訂:
電子書
法苑珠林是中國唐代佛教典籍,全書共有一百卷。由唐朝的道世法師所著,總章元年(668年)完成。 唐顯慶四年(659年),道世根據《經律異相》編成《諸經要集》,後來再撰選成《法苑珠林》。他所引用的典籍多達四百餘種,包括佛教、儒家、道教、讖緯、雜著等等,向來被視為佛教的百科全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1050 元,
優惠價:
7
73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6.
唯識新裁擷彙(電子書)
作者:
唐大圓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11/01
裝訂:
電子書
唯識之學,治者由來艱之,名相析之盡其細,術語表之極其嚴,前人有入海算沙之歎,窺師受嘔心吐血之困,可以想見其然也。近世科學興,哲學亦起而標兢,釋門唯識,竟成為時尚之學。治佛學者,不述之以為陋,治哲學者,不習之未為博,夫如是矣,然其勢之興也時以暴,之輟也時以忽,仍以其尋繹繁密,文句聱牙,非有靜定之心,剛毅之力,未易深造,故雖趨之者眾,迄無暢達之象焉。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50 元,
優惠價:
7
525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7.
唯識講義(電子書)
作者:
歐陽竟無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9/01
裝訂:
電子書
《唯識講義》講稿及筆記,都未收入《竟無內外學》中。大陸此後一直沒出版整理本,臺灣地區佛教出版社和香港慈氏學會分別在1978年、2013年出版繁體豎排整理本。1922年7月,歐陽竟無創辦「支那內學院」,9月開始特地做的「《成唯識論》之八段十義」系列講座,學人畢至,群情踴躍,激動一時,本講座乃民國文化學術中的一大事件。參與此講座有呂澂、王恩洋、梁漱溟、熊十力、湯用彤、邱晞明、聶耦庚、蒙文通、李石岑、景昌極、繆鳳林等,時在南京講學的梁啟超在百忙中也來聽講兩旬。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480 元,
優惠價:
7
336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8.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3):佛學篇(電子書)
作者:
太虛大師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5/01
裝訂:
電子書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講錄、註疏、書札、章草、制議、雜文、韻語等。後編印出版三編。第一編「雅言」,收有《致私篇》、《宇宙真相》及《無神論》等二十篇,為以佛法作隨俗雅化之言之作。第二編「世論」,收有《論周易》、《論荀子》和《論墨子》等二十三篇,為以佛學評論世間學術之作。第三編「佛學」,收有《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等四十篇,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640 元,
優惠價:
7
448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9.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2):世論篇(電子書)
作者:
太虛大師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4/01
裝訂:
電子書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講錄、註疏、書札、章草、制議、雜文、韻語等。後編印出版三編。第一編「雅言」,收有《致私篇》、《宇宙真相》及《無神論》等二十篇,為以佛法作隨俗雅化之言之作。第二編「世論」,收有《論周易》、《論荀子》和《論墨子》等二十三篇,為以佛學評論世間學術之作。第三編「佛學」,收有《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等四十篇,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
7
350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0.
須彌粒子(全兩冊)(電子書)
作者:
尤芳達
出版社:
佛光文化
出版日:
2024/03/20
裝訂:
電子書
此書所涉及的內容相當豐富且全面。科技的最新發展與現代人生活息息相關的課題與挑戰,諸如:席捲全球的電商風潮,演算法與人工智能主導的互聯網世界等。內文結合科學與佛法,從「物理」談到「心理」,再談到「靈性」;從「天文」談到「地球」,再談到「人心」; 從「時空」談到「因果」,再談到「正念禪修」。 這是本結合深奧科學新知並詳實反映生命無常的科普書,讓讀者在閱讀中享受靈智的喜悅,即便是片刻,也是永恆!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720 元,
優惠價:
7
504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1.
太虛大師開示語錄(1):雅言篇(電子書)
作者:
太虛大師
出版社:
華夏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3/01
裝訂:
電子書
《太虛法師文鈔》,太虛著,王明福、謝健、張善長編校。一九二七年中華書局出版。是太虛的佛學論文集。原擬作十編,依次為雅言、世論、佛學、講錄、註疏、書札、章草、制議、雜文、韻語等。後編印出版三編。第一編「雅言」,收有《致私篇》、《宇宙真相》及《無神論》等二十篇,為以佛法作隨俗雅化之言之作。第二編「世論」,收有《論周易》、《論荀子》和《論墨子》等二十三篇,為以佛學評論世間學術之作。第三編「佛學」,收有《教觀詮要》、《佛教史略》、《佛法導言》等四十篇,為闡發佛教教理和教史之著作。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380 元,
優惠價:
7
266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2.
六祖壇經(電子書)
作者:
陳德成
出版社:
德威國際文化
出版日:
2024/01/31
裝訂:
電子書
《六祖壇經》是中國佛教和禪宗的珍貴典籍,又稱《壇經》、《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由佛教禪宗第六代祖師惠能講述,弟子法海等人所集錄的一部經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60 元,
優惠價:
7
182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3.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電子書)
作者:
藍傳盛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1/01
裝訂:
電子書
◎本冊討論天台、華嚴、律宗、淨土等中國四大顯教;及中國真言、東密、藏密等世界三大密教。 ◎透過問答方式,針對疑惑具體解答,最後全面網羅常見問題,呈現完整的佛學知識。 ◎書寫明快扼要,但詳實深入,能令學人短期內即有所斬獲,並建立正確的佛學概論。 藍傳盛醫師的本系列作品共有:《佛法三百問》、《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上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對佛教各宗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及探討,是大德居士進入佛法世界的最佳鑰匙。 本系列作品共有六百問,內容實已涵蓋佛法全貌,宛若一部袖珍型佛法百科全書,可供學人查閱及研究之用。內容廣泛完備,舉凡佛法大小乘、印度佛學三系、中國八大宗及藏密等,無不網羅殆盡,並透過一問一答,完整呈現扼要而且深入的佛學知識,能令學人得以一窺佛法全貌。現扼要而且深入的佛學知識,能令學人得以一窺佛法全貌。 本書為第二集下冊,內容包括86問: 天台宗:215-219問,共5問。 華嚴宗:220-229問,共10問。 律宗:230-239問,共10問。 淨土宗:240-253問,共14問。 中國真言宗:254-266問,共13問。 東密:267-270問,共4問。 藏密:271-300問,共30問。 讓你詳實掌握中國四大顯教,及世界三大密教。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
7
350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4.
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電子書)
作者:
藍傳盛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4/01/01
裝訂:
電子書
◎本冊討論中國佛學至為重要的三論宗、禪宗、天台宗,快速建立漢傳佛教正確觀念。 ◎透過問答方式,針對疑惑具體解答,最後全面網羅常見問題,呈現完整的佛學知識。 ◎書寫明快扼要,但詳實深入,能令學人短期內即有所斬獲,並建立正確的佛學概論。 藍傳盛醫師的本系列作品共有:《佛法三百問》、《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上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中冊)》、《佛法三百問第二集(下冊)》(尚未付梓),對佛教各宗做了深入簡出的介紹及探討,是大德居士進入佛法世界的最佳鑰匙。 本系列作品共有六百問,內容實已涵蓋佛法全貌,宛若一部袖珍型佛法百科全書,可供學人查閱及研究之用。內容廣泛完備,舉凡佛法大小乘、印度佛學三系、中國八大宗及藏密等,無不網羅殆盡,並透過一問一答,完整呈現扼要而且深入的佛學知識,能令學人得以一窺佛法全貌。 本書為第二集中冊,延續上冊(1問-167問),內容包括:三論宗168-188問,共21問;禪宗189-207問,共19問;天台宗208-214問,共7問,快速建立漢傳佛教正確觀念。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
7
350
加入購物車
75折
電子書
15.
解讀歐陽竟無(電子書)
作者:
楊照
出版社:
三民書局
出版日:
2023/12/27
裝訂:
電子書
歐陽竟無──「悲而後有學,憤而後有學,無可奈何而後有學,救亡圖存而後有學」。 其會通儒佛,以學術形式讓佛法思考專業化,開拓民國佛學多元思潮,成為復興佛教文化的不世大師。 ▍齊聲推薦 王汎森/中央研究院院士 江仲淵/「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呂芳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廖彥博/歷史作家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依姓氏筆畫排列) 歐陽竟無本名歐陽漸,身處時局劇變的清末民初,各種學術蓬勃發展之時,投身佛學研究,開展關於會通儒佛的思考。其敘述的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學——而是「佛陀對一切眾生至善圓滿的教育」。歐陽竟無承繼其師楊仁山居士的刻經事業,他所成立的「支那內學院」開佛學教育專業化、學術化之先河,更是其一生事業的中心,為後世「居士道場」奠定了基礎,也對近代中國佛教有著重大的影響。 本書選錄二十餘篇歐陽竟無的重要論述、書信、講稿,可從中體會他對於佛法的思想。如佛法需要研究,使佛法不同於宗教;而佛法的研究不開放結論,使之異於哲學。在佛學研究上,歐陽竟無同時注重當代性,認為佛學本不離社會、不離民眾,而當時中國的現實混亂、社會充斥的迷信與虛無,則應由佛法對應處理、力挽狂瀾;而談及孔佛,歐陽竟無也堅定佛家本位,雖然無法完全比對兩大系統之根柢,會通儒佛終其一身也未能抵達成就終點,然其對於佛法思想帶入儒學的思想鋪成,仍值得參讀。 今日讀歐陽竟無的文章,或可從儒佛相爭的一頁歷史裡,多角度領會歐陽竟無的佛法演繹,洞見靈光。 ▍「展讀民國人文」系列叢書 「民國」無論是1949年在中國大陸時期,或是1949年搬遷來臺之後,都是變化與動盪的。混亂的時局打破了所有既定的秩序與答案,逼使人們沒有後路,只能往前去尋找、創造自己的道路,因此造就民國成為一個出人物的時代,尤其是出人文思想人物的時代。 在時代劇變的千錘百鍊下,民國學者們在極端高壓的環境中冶煉出各式思想觀點,期望為人民、為國家找到解決問題的出路。而這些思想觀點,至今仍存續於臺灣的文化脈絡中,「展讀民國人文」系列便是希望重新發掘民國學思的精粹與價值,照亮現代社會蒙昧不明的暗處。 ▍系列特色 ★兼具民國學術的深度與廣度 精選十位民初重量級學者梁啟超、章太炎、陳垣、呂思勉、王國維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70 元,
優惠價:
75
428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16.
看懂印度佛教(電子書)
作者:
呂冬倪
出版社:
白象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
2023/12/01
裝訂:
電子書
●呂冬倪老師《看懂印度佛教》和《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二書,再加《看懂心經》、《看懂禪機》和《看懂證道歌》三書,總計有五本有關佛教、佛法和修持心法的一系列書,對學習佛法大有幫助。 ●本書探討印度佛教五大議題: •印度佛教前傳 未來佛都出自兜率天、你相信佛菩薩是自右脅出生的嗎?佛經裡面所說的億、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的因緣、釋迦牟尼佛和彌勒佛的因緣。 •婆羅門教簡介 雅利安人的歷史、婆羅門教的教義、婆羅門教的三大主神、婆羅門教的經典。 •釋迦牟尼佛及其十大弟子簡介。 •印度佛教歷史 佛教經典的產生、阿育王時代的向外傳教、北傳佛教、南傳佛教、部派佛教、第一位大乘佛教論師馬鳴菩薩、第一個大乘佛教學派中觀學派、第二個大乘佛教學派唯識學派、印度的現代佛教。 •佛教修行心法 唯識論心法、釋迦牟尼佛傳授安那般那守意法給他的獨生子羅雲、《楞嚴經》二十五位菩薩的修行心得等。 ●「看懂宗教」系列叢書: 一、《看懂猶太教》:上帝「耶和華」是誰? 二、《看懂基督教》:「耶穌」消失了十八年? 三、《看懂斯蘭教》:《古蘭經》到底在說什麼? 四、《看懂道家》:「道家」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五、《看懂道教》:「道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六、《看懂印度佛教》:「印度佛教」的前傳 七、《看懂中國及藏傳佛教》:「佛教」的「修行心法」是什麼? 八、《看懂一貫道》:「一貫道」的價值是什麼? 九、《看懂北海老人全書》:這才是「一貫道」真正的經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500 元,
優惠價:
7
350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7.
我們誤解了自己(電子書)
作者:
濟群法師
;
周國平
出版社:
橡樹林
出版日:
2023/11/02
裝訂:
電子書
我是誰?什麼能代表「我」? 現象表層的背後是什麼?有一個不變的本質嗎? 我們又靠什麼來認識世界? 人工智慧可否替代人類,或是給人類帶來滅頂之災? 當科技日新月異,世界卻變得更危脆,更不確定,人類的出路在哪裡? 這是一本有趣、充滿智慧又引人深思的書。繼《我們誤解了這個世界》之後,濟群法師與周國平老師聚焦於對自我的認識,再次展開深度對話,探討自我是什麼、佛教的人本思想與西方的人本思想、個性解放與發展自我之間如何平衡,並就「人工智慧時代」這一熱門話題,分別從佛法和哲學的視角,探討人類在當代的出路。 人生有現實問題,也有終極問題。處理不好現實問題,會煩惱不斷;缺乏終極問題的思考,生命則會短視而膚淺。在這個充滿不確定的時代,我們的身心將何處安放?本書能提供讀者一個更廣泛的視角,認識自己、看到心的本來面目,解除迷惑煩惱,感受真正的幸福。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5 元,
優惠價:
1
285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8.
走近佛陀(電子書)
作者:
濟群法師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
2023/10/03
裝訂:
電子書
見賢思齊,從善如流 成就和佛陀同樣的品質 對於佛弟子而言,「皈依三寶」似乎再熟悉不過。事實上,皈依除了儀式,本身也是重要的修行方式,是貫穿整個成佛的修行。本書中,從皈依三寶在修學佛法中的地位、皈依之因和皈依的選擇、認識三寶、如何皈依、皈依的正行等八個方面展開闡述,引導大家全面了解皈依。 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可說是佛教的源頭,也是皈依的根本。想要建立正信,就要從認識佛陀開始。 佛陀曾經和我們一樣,對生死充滿困惑。為了解決這些問題,開始走上修行道路。對於每一位佛弟子來說,這些修學經歷並不是故事,而是我們學習、模仿、追隨的榜樣。學佛到底學什麼?簡單地說,就是學習佛陀的言教和行為。 對於佛陀採用的修行方法,我們要了解他為何這麼做,解決的問題是什麼,現代人又該如何仿效?只有這樣,才能真切體會到,我們經常稱念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中,那個「本師」的深意所在。 濟群法師透過對佛陀生平的介紹,圍繞佛陀的出家、求道、降魔、成道、說法等歷程,和大家一起走近佛陀,認識這位兩千多年前在菩提樹下證道的覺者,認識他所親證並宣說的真理。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
1
280
加入購物車
電子書
19.
菩提心與普賢行願(電子書)
作者:
濟群法師
出版社:
商周出版
出版日:
2023/10/03
裝訂:
電子書
菩提心的無上觀修 佛陀品質的臨摹方法 在漢地,《普賢行願品》作為淨土五經之一,被信眾廣泛傳誦;在早晚課的大懺悔文中,也將出自本品的七支供,作為修習懺悔的重要內容。而在印度、西藏的各種修行中,更是對七支供推崇備至。 依普賢菩薩的廣大見地觀修,就能將每個行為從有限變為無限。以此集資,可速速圓滿成佛資糧;以此淨障,可速速消除一切障礙。 本書將有關菩提心教法和《普賢行願品》的內容編在一起,因為二者在修行上密切關聯。《普賢行願品》是菩提心的無上觀修。如果沒有這種見地,就無法像佛菩薩那樣,以虛空般的廣大胸懷,接納並利益眾生。反過來說,如果不立足於菩提心教法,我們也難以理解《普賢行願品》開顯的甚深境界。 發菩提心,行十大願。是身為大乘佛子的最好選擇!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80 元,
優惠價:
1
280
加入購物車
70折
電子書
20.
中英人間佛教詞彙選(The Glossary of HUMANISTIC BUDDHISM)(電子書)
出版社:
佛光文化
出版日:
2023/08/01
裝訂:
電子書
閱讀器:書紐電子書
定價:250 元,
優惠價:
7
175
加入購物車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共
238 筆
12 頁
1
2
3
4
5
6
7
8
9
1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瀏覽紀錄
會員專區
加入會員
會員登入
客服中心
領券專區
首頁
網站導航
暢銷榜
新品
中文書
外文書
簡體書
三民東大
親子館
文具禮品
漫畫館
教科考用
政府出版
香港出版
大學出版
得獎作品
套書
紅利兌換
加價構
主題書展
三民書局
關於我們
門市專區
藝文講座
學習平台
異業合作
圖書採購/編目
人才招募
禮券兌換處
瀏覽器資訊
三民網路書店服務
會員服務條款
資訊安全警語
隱私權政策
新手購書
圖書分類
中國圖書館分類
空中大學購書
好站連結
企業會員專區
加入企業會員
服務條款
會員須知
圖書目錄下載
三民・東大・弘雅三民
小山丘童書(0-6歲)
兒童・青少年(7歲以上)
古籍圖書目錄
古典圖書目錄
畢業禮品